南丹复产计划搁浅 锑、锡、铟价将长期走高(2004.4.9)
2004年04月09日 14:14
109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南丹复产计划搁浅 锑、锡、铟价将长期走高
由于锑、锡、铟主产区广西南丹在2~3年内恢复大规模开采的计划被搁浅,业内人士预测,国内外市场锑、锡、铟将长期短缺,价格将一路走高。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去年初以来,广西准备按照“一家经营、多家入股、国有控股”的原则,争取国土资源部批准,酝酿重组南丹采矿企业,进而用2~3年时间恢复大规模开采。但是,2002年下半年以来,大批违法盗矿分子进入被封的105号矿体多次盗采大量矿石,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专门派调查组到大厂。加上大厂矿区高峰、铜坑等国有或国有控股采矿公司相继发生矿下塌方、多人死伤事件,出于保证安全生产、控制供应总量、推动市价提高等因素考虑,广西有关部门已决定,暂时搁浅大规模组织、实施南丹大厂矿区恢复生产计划,这有可能意味着在今后3~5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大厂矿区锑、锡、铟供应量极少,其国内外市场短缺状况不会根本改变。
广西南丹是我国及世界锑、锡、铟的主产地,锑、锡、铟精矿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50%、30%和20%~30%,对国内外市场供应量和价格具有较大影响。
2001年南丹发生“7•17”特大透水事故后,各采矿企业基本停产整顿至今,锑、锡、铟产量锐减,使国际、国内市场由供大于求迅速扭转到供应短缺的状况,价格一直攀升。据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价格信息,锑价从2002年初约每吨1150美元,攀升到3月上旬约每吨3000美元;《英国金属导报》价格信息显示,锡价从约每吨3800美元攀升至约8200美元,铟价从约每吨60美元涨到每吨530~580美元,价格均位10年甚至20年来最高。
广西最大矿业企业华锡集团经销公司经理李明胜认为,南丹矿山被关闭有2年多,锑、锡、铟矿石长期供应短缺,产品库存售完,加之今年国内将持续缺电,锑、锡、铟消费量迅速增长,价格势必持续上涨。
锑方面,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去年我国锑精矿产量比上年下降20%,约5万吨。大厂矿区停产整顿后,进入市场的库存原矿不少于5万吨,目前库存基本销售完。据分析,我国锑品年消费量从1998年前约2万吨增长到去年的4万吨,跃居世界锑消费大国。自2002年到2004年,世界精锑缺口约为5.43万吨。
锡方面,3月以来,国际锡价不断攀升。国内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强力拉动消费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精锡消费国。英国商品研究所(CRU)统计,去年中国精锡消费量约7.4万吨,今年预计将达8.1万吨,相当于全国年产量的80%。目前贸易商屯货惜售,其他主产国对锡精矿控制产量,国内现货价格涨至每吨7.5万元(约合9080美元)以上,突破8万元指日可待。
铟方面,除南丹停产原因外,法国等欧洲国家陆续关闭铟生产企业以控制产量提高价格。目前世界总产量约200吨,供需缺口100吨。电子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对铟需求不断放大,还将进一步拉升价格。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