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2004.4.12)

2004年04月12日 9:38 5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本周国际铜市场如期继续进行区间震荡中走低,对铜价在前期上涨中所聚集的能量做以释放,在这个长时间的震荡过程中,铜价结束了为期三周的反弹行情,本周如期进入了此次震荡调整行情的第三阶段,即笔者前期所提及的调整C浪的运行当中.在周末到来之时,国际铜市场仍然在C浪下跌的运行当中.由于本周适逢复活节,只有4个交易日的铜价在回落中结束了全周的交易.宏观经济方面,本周美国经济仍然是春风劲吹,不断报出的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复苏马不停蹄, 美国3月非制造业数据意外强劲。3月ISM服务业指数爲65.8,2月爲60.8。   3月非制造业就业指数爲53.9,2月爲52.7,3月ISM非制造业物价指数爲65.7,2月爲57.3,3月ISM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爲62.8,该数据表明了美国经济在快速复苏,因为该数值在50以下表明在萎缩,而在50以上表明是在成长。周一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3月服务业指数强劲上升,达到纪录高点,进一步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脚步正在加快. 3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上扬至65.8,为连续第12个月上升,2月为60.8.华尔街分析师原先预期为升至61.5.该指数高于50表明产业处于成长之中. 美国4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2.8万,前周为34.2万。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01年1月13日当周来最低。4月3日当周4周续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3.675万,前周为34万.而3月27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01万,前周为305万.受些强劲初请失业金数据影响,美国国债价格扩大跌幅。美元兑各大币种强劲攀升。美元的上升以及债市和股市的下跌对于铜价而言无疑是增加了利空的作用促使调整中的国际铜市场的下滑.与此同时,美圆汇率在近期区间的震荡中向区间顶部的移动,对铜价也构成了一定的压力,而道琼斯指数的小幅回落同样让铜价面临压力.因此本周铜价在不改变总体震荡调整的总基调下,向下方发展.      笔者在6周前所提及的有关铜市场进入中期调整,且市场总体上以震荡形式出现的观点得到了6周以来市场的反复验证.至目前,笔者依然坚持铜市场在经历了连续大幅上涨之后,市场已然进入了休整期的观点不变,铜价在调整中完成了其第一阶段的下跌以及第二阶段的反弹,目前已然进入第三阶段的回落中,从市场的运行状态看,目前铜价的中期调整仍然回持续.      本周LME铜市场以2977美圆开盘,震荡的特征使得铜价再度向3000美圆一线进行测试,但仅仅到达2990美圆便匆匆宣告结束,在随后的回落中,铜价明显反弹无力,全周呈现单边下滑之势,抵达2857美圆后,周收盘2872美圆.成交量263710手,较上一周减少33511手,持仓量为178125手,较上一周增加1758手.周K线为上影线13点,下影线15点,实体为105点的中阴线.      全周有关消息: 业内消息人士周一表示,在用户争相以高价购铜之际,东南亚现货铜需求略有下降.贸易商称,发往东南亚港口的铜升水持稳至微幅走低,因供应商出售过剩库存,或将发往上海的船货转运至东南亚."市场已经不像年初那样火爆,当时大量的铜被运往上海,"一新加坡贸易商说,"一些市场人士试图出售现货,以收回现金,了结获利." 中国今年的铜库存大增,因预计国内的用铜量将比2003年提高8.5%,供应商提高了对中国的铜发货量.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精铜进口较上年同期猛增52.4%. 但贸易商称,中国在今年第一季购买了过多的铜,导致库存水平大增,部分原定运往上海的货物改发往其它东亚港口. 赞比亚小型铜矿Chambishi铜矿称,该铜矿2004年的铜精矿产量将从去年的2.1万吨提高至6万吨。到2005年,该铜矿的铜精矿年产量将会达到13万吨。Chambishi铜矿位于卢萨卡北部400公里,去年由于检修工作,该铜矿的铜精矿产量从原定的2.4万吨降至2.1万吨。今年该铜矿将全年生产,因此铜精矿产量有望达到6万吨。Chambishi铜矿生产的铜精矿销往赞比亚的其它矿业公司,同时也有部分出口。目前该铜矿尚没有生产铜阴极的计划。矿业经济机构(BME)在其最新的月度报告中称,随着市场利多消息的逐渐消化,铜价近来升至8年半高点的强势可能会告一段落。BME在月报中指出,季度供应短缺今年将会持续,并延伸至2005年,不过短缺程度将有所减轻。今年第一季铜短缺为30万吨,预计第二季为40万吨,第三季为17万吨,而2004年最后一季以及2005年各季为10万吨.尽管市场内均是产量提高及计划起动生产的消息,但短缺仍将发生。部分此类利多消息已反映于价格。矿业巨擘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已经批准旗下智利Escondida铜矿的8.7亿美元的扩张计划.扩张完成後,该矿的铜产量有望每年增加18万吨.预计将于2006年中投产. 必和必拓基本金属主管Diego Hernandez表示,Escondida铜矿自1990年代中期起,就不断增加低品级硫化铜库存. "新技术使我们今天能够更为经济地对低品级原料进行加工,以前这些原料只能是废弃物." 秘鲁政府投资中心周一表示,已经推迟Las Bambas铜矿的拍卖日期至7月2日,此前计划为6月25日。政府并未给出推迟的其他细节。有14家公司在拍卖中取得预获资格,其中包括除智利国营Codelco公司以外的全球所有主要铜公司。各公司提出竞标意向的截止日期定于6月21日,较原定日期推迟7天. 贸易商周二表示,即使中国的需求已放缓,但美国铝和铜供给吃紧,以及船运费率居高不下,将继续推动铜铝现货升水持于历史高点. 纽约铜铝交易员表示,尽管铜铝现货升水的变化取决于船运地点,但一直以来均持稳在每磅7美分左右.今年剩余时间现货升水将持稳在7.25或7.50美分. 交易商预计价格仍将上扬,随著中国买家解决好装运船只、电力短缺和政府审批等问题以及该国需求的再度上扬,都使得价格仍有可能上涨.与此同时,现有运力短缺,意味著运输成本上升. 贸易商周三称,中国铜买家正在寻求推迟有期合同供货的到港日期,因国际市场铜价优于国内市场铜价.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称,1月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达到7.2万吨。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7日表示,1月份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达到7.2万吨。ICSG称,1月份全球精炼铜使用量年增2%至1,326,000吨,同期精炼铜产量年降1.9%至1,254,000吨。经过季节性调整后,1月份供应缺口为69,000吨。从需求面来看,1月份美国精炼铜使用量年增11.4%,亚洲地区使用量增长4%。尽管与2003年12月相比出现小幅增长,欧洲地区使用量年比仍下降7.8%。从供应面来看,1月份铜矿产量年比下降4%至1,087,000吨,其中主要是由于智利及印尼产量下降。东亚地区贸易商周四表示,由于需求暂时减弱,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近月合约逆价差居高不下,东亚现货铜升水已自过去几周的纪录高点回落至10-20美元. 中国需求已开始下降,目前上海及周边地区铜库存估计已增至30万吨.旺盛的中国需求是推动铜价上月升至八年半高点的主要因素. 但贸易商称,亚洲铜供应仍将紧张,未来几个月现货铜升水仍将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准.      由于复活节的假期,LME市场于本周五以及下周一休市,我们无法得知基金的持仓变化,而在调整中LME市场将在下周面临第三个周三的现货交割,从现货升水居高不下以及市场中的三个大部位的多头被挤压来看,铜价明显处于调整行情与现货紧张的矛盾中,因此其震荡反复出现在所难免,在周三之前,这种状况应该会持续.而美圆汇率目前的反弹之势显然得以维持,没有被破坏,因此,铜价想在短期内获得来自美圆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在股票市场上,由于前期出现了一个推动式下跌的格局,目前道琼斯指数的上升仍然有反弹性质,若要改变其下跌的态势,则需要更大的利多消息来刺激,美军在伊拉克陷入泥潭使得市场对经济的担忧开始出现,对于短期内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来自股市的支持也较为有限.在金属市场上,目前除铝市场其短期态势没有被破坏以外,其余品种均明显处于短期的压力之下,对铜价短期内恢复上涨较为不利.从铜市场自身来看,铜价在运行于调整浪之中,目前已经运行了其ab两浪,目前处于c 浪当中,其仍然承受来自空方的压力,从短期c浪的运行来看,其第一个子浪已经运行完毕,目前运行于第二个子浪当中,能否在第三个子浪完成之后,在继续运行其d浪以及e浪,抑或是以五子浪的形式来完成其c浪的全过程,还有待于在第三子浪运行当中来确定,换言之,对于市场所关注的双顶形态能否确立,在于下一周的铜价回落的力度.笔者以为,在所谓的”双顶”经线没有被有效突破之前,任何主观的臆断都是不合理的.短线看,铜价所承受的压力是显然的,均线系统短线对铜价构成压力,而摆动系继续下行,进行休整.布林通道已经有开口的迹象,提示我们注意由此而产生的压力,时间周期提示我们,铜市场的整理行情没有完成.      综上所述,国际铜市场的针对前期大幅上涨行情的调整修复行情仍然在持续当中,形态上的”双顶”与平坦式整理的判定目前还没有结论,笔者将关注铜价在其经线位的市场表现,同时对于60日均线的支持作用仍然应当引起市场的关注.(景川)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