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国04年铝产量下滑铝价有望进一步走高(2004.4.19)

2004年04月19日 9:20 8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若中国04年铝产量下滑铝价有望进一步走高 ——国内电力及铝箔供应短缺抑制铝产量的增长 ——美国及日本市场用铝需求上涨;中国市场用铝需求持续旺盛 新加坡4月15日消息:市场人士周四表示,全球用铝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近几年来铝供 应过剩态势的减退联合拉动铝价走高,同时,如果2004年度中国铝产量较预期能有所 下降铝价则有望进一步上涨。 北京信息公司内铝分析师王飞鸿(Wang Feihong)表示,铝连续几年来供应饱和,当 前国内电力及铝箔供应短缺可以使今年全球市场供需达到平衡。 交易商指出,当前世界最大的铝消费用户——美国及日本的用铝需求上涨,今年铝价 很可能因此而进一步抬升,至少持稳于当前高位。 一直借助铜、镍及锡较大的市场缺口套利的投机商及基金方将目光转向了铝,可能引 起铝的供应问题于本年后期再度浮现。 近年来国内铝冶炼厂纷纷进行产能扩张,中国成为铝净出口国,同时导致了全球铝市 的供应过剩,因此中国铝的生产已成为指引铝市方向的关键因素。 国内的澳大利亚Urandaline投资有限公司(Urandaline Investments Pty Ltd.)主 营资本集中业务,其内一经理Michael Komesaroff表示,这一问题是否将尽快解决引 起了争论,如果需求持稳并走强,铝价将会保持高位。 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月铝基准合约涨至日间高点每公吨1808美元,较今年1 月每吨1597.50美元上扬13.2个百分点,且达到自1995年9月下旬以来至高位。格林尼 治时间(GMT)0931,该合约报收每吨1797.50美元。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可能触及每吨1900-2000美元水平高位间峰值。 这位王姓分析师预测如果中国铝生产速度得以减缓今年后期3月铝价将持续上升进入每 吨1900-1950美元区间,而上海金鹏期货公司(Jinpeng futures)一交易商袁风 (Yuan Feng)认为铝价会上探每吨2000美元阻力位。 Komesaroff表示,可用电力资源及铝箔供应短缺反映出了新建冶炼厂的产能不足。如 东部希望集团(East Hope Group)计划在蒙古实现100万吨产量目标,但现在其可投 入运行的生产能力仅达该目标的一半,又如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河南省一生产能力达 140000吨的冶炼厂无法全力开工。去年中国未装备运行的产能达830万吨,另有尚在建 设之中的150万吨均未实现。 袁姓分析师称,今年中国铝产量将达600万吨,较去年提高了549万吨,但由于高昂成 本使一些小冶炼厂调头离市,产量仍远远达不到国家630-650万吨的预期目标。 两位分析师均表示,冶炼1吨铝要消耗每小时15000千瓦的电能,耗资4800-5100元人 民币(1美元=8.28人民币),去年均值为4650元。 铝箔成本价每吨4300元-5300元,1吨铝需要2吨铝箔,生产1吨铝就要耗资13400- 15700元人民币。电力及铝箔成本占铝生产总成本的80%。 同时,中国政府竭力抑制贷款向铝业的流入,紧缩国家向小公司的信贷。 王姓分析师称,鉴于1、2月铝产量较去年无减少迹象,预计2004年铝产量将越至630万 吨。而官方数据显示,本年前两月铝产量年增长率为24%至993900吨。 当前焦点问题为现今及下几个季度铝的产量。 夏季正值空调等电器的用电高峰,电力供应更加趋向紧张,今年第二、三季铝产量出 现任何程度的下滑均有可能。 多数国家铝需求前景广阔 Urandaline’s Komesaroff表示,中国国内行业特别是建筑行业用铝需求仍然强劲。 UBS资源分析师Peter Blight 表示,预计2004年中国铝的消费量较去年将涨18%至610 万公吨,净出口量较2003年300000吨上方水平降至100000吨。这主要取决于对供应量 的控制程度。 UBS预计2004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铝平均价每磅84美分,较2003年每磅65美 分水平有所上涨。 美国用户需求的风向标——轧制产品净定单指数(net mill product order index )3月里增长26.8%,达到记录最强势。 该指数与不断增长的日本现货升水共同表明大多国家需求强劲。 当前季度以CIF价至日本为基准的基准升水报每吨66-67美元之间,较上一季度每吨52- 54美元水平有所上涨。 一东京交易商称,一些交易所已就将下半年升水保持在每吨72-73美元水平之间展开对 话。 上海中期网络事业部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