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市行情一周分析与预测
2004年05月21日 5:57
6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付亚波看市)
一、上周国内和国外行情分析
上周即2004年5月10日至2004年5月14日, 经过“五一”七天长假的休整,上海市场铅锭(Pb99.994)先扬后抑,走出了一轮缓慢下跌行情。以南方、云月、沧江、金海、金沙等主要流通品牌铅锭价格成交区间为例,周一现货市场1#铅锭最高价和1#铅锭最低价分别为8250元/吨和7900元/吨,同4月30日相对应的现货价相比,分别涨跌110元/吨和0,环比涨跌幅分别达1.35% 和0.00%。周二铅价走势发生了分离,1#铅锭最高价下跌,而1#铅锭最低价则上涨,与上周同期走势有些相似,同周一行情相比,1#铅锭最高价、1#铅锭最低价分别涨跌了-50元/吨和50元/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0.61%和0.63%。但在周三的交易过程中,由于受到可能加息利空消息的影响, 1#铅锭最低价低走。周四铅市行情又受基本金属下跌的影响,有较大幅度下跌,同周三行情相比,分别涨跌了-50元/吨和-50元/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0.61%和-0.63%。周五铅市没有涨跌,维持整理态势。
综观上周上海铅市行情,维持了弱势整理行情。周五1#铅锭最高价、1#铅锭最低价分别为8150元/吨和7850元/吨,同周一行情对应价格比较,分别涨跌了元/吨-100元/吨和-50元/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1.21%和 -0.63%。同4月30日成交价相比,1#铅锭最高价、1#铅锭最低价分别涨跌了10元/吨和-50元/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0.12%和-0.63%。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上周铅市维持了一定的弱势行情。
牌铅锭价格成交区间如下表。
日期 1#铅锭最高价 1#铅锭 最低价
2004年4月30日 8140 7900
2004年5月10日 8250 7900
2004年5月11日 8200 7950
2004年5月12日 8200 7900
2004年5月13日 8150 7850
2004年5月14日 8150 7850
上周LME铅市行情走出了一个“V”字形。以LME收盘价为例,周一三月期铅收盘价为730USD/吨,现货铅收盘价为753USD/吨,同4月30日行情相比,分别涨跌了12USD/吨和26.5USD/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1.67%和3.65%。但周二铅市行情在周一的基础上有大幅下跌,同周一行情相比,三月期铅和现货铅收盘价分别涨跌了-17USD/吨和-19.75USD/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2.33%和 -2.62%,给市场带来了一丝利空的气象。但在周三的交易过程中,铅市又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在周四这种上涨行情又得到了延续,三月期铅和现货铅收盘价分别为730USD/吨和766.25USD/吨,同周三行情相比,分别涨跌了13 USD/吨和20.75USD/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1.81%和 2.78%,连续两天的上涨,给市场做多增加了信心。周五铅市行情,由于受中国国家储备局(SRB)抛售库存影响,铜市下挫,殃及了铅市,市场行情变为弱势。
综观上周LME铅市行情,以上涨为主。周五三月期铅和现货铅收盘价分别为726USD/吨和767USD/吨,同周一收盘价730USD/吨和753USD/吨相比,分别涨跌了-4USD/吨和14USD/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0.55%和 1.86%,;同4月30日收盘价718USD/吨和726.5USD/吨行情相比,分别涨跌了8 USD/吨和40.5USD/吨,环比涨跌幅分别达1.11%和5.57%。上周上海铅市同LME铅市走势发生了背离。
日期 铅
三月期 现货
2004年4月30日 718
726.5
2004年5月10日 730
753
2004年5月11日 713
733.25
2004年5月12日 717
745.5
2004年5月13日 730
766.25
2004年5月14日 726
767
二、下周国内和国外铅市行情预测及分析
经过上周行情分析,可以预见下周国内沪铅应止跌或可能小幅上升,而LME铅市将缓慢上涨。
首先、五月一日起国家实行交通运输新法规,运输成本大幅上升,铅精矿价格上涨,促使铅价止跌。
其次、随着加息和汇率的担忧加剧,基本金属低位反弹动能匮乏,这是铅市小幅上扬的主要原因。
人行在5月11日晚间的一份声明中指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会偏紧,这意味着人行可能会9年来首次提高人民币利率。虽然这只是市场的猜测,但显示了市场对加息的担忧。
第三、LME价格走强,阻碍了上海铅市的快速下跌,这是铅市止跌的又一个原因。
由于近年来国际基金属市场对我国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国内外商品期市联动效应显示,因此,国际商品大幅上涨,将对国内商品走势产生影响。
第四、国外铅的用量不断增长,造成铅的价格上涨。
国际铅锌研究组(ILZSG)近期搜集的数据显示,在2001年,西方世界铅的消费总量是540万t.其中370万t的消费量是由铅酸蓄电池生产来推动的。ILZSG从1960年起就对铅锌的最终使用市场进行调研,并得出结论:铅的消费总量中,用于生产铅酸蓄电池的比例一直在增长。铅酸蓄电池已成为用铅大户。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蓄电池将继续成为唯一一个在用铅上持续增长的行业
三、操作建议
逢低吸纳,积极建仓。
警示性提醒: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具体操作建议,投资者若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