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资源大省江西面临资源危机

2004年06月03日 13:45 141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有色资源大省江西面临资源危机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江西,目 前可供经济发展所利用的资源储量越来越少,相当部分国有主力矿山后续资源形 势严峻。业内人士预测:到2010年,江西的锡、钛、锑等资源储量都不能保 证供应;氧化铝、钴、锆英砂绝大部分需要依靠外调或进口;铜精矿的自给率将 缩小至不到20%;保有黑钨、中重稀土矿储量将基本耗尽。这将直接影响到江 西乃至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目前所掌握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严重脱离实际。据江西省有色地质 勘查局副局长韦星林透露,目前政府部门所掌握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存在两个方 面的问题:一是这些储量是计划经济时期探明的,未考虑矿产利用的经济可行 性,相当部分储量是不经济的,属于不能利用或暂不能利用的资源量;二是经过 数十年的开采和曾经倡导“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影响及乱采滥挖 的破坏,相当部分矿产资源损失严重,有些矿区被迫停产闭坑,在《矿产储量 表》上这些所谓的“保有储量”事实上已成为无法利用的“资源量”。   对此韦星林建议,江西在完成储量套改的基础上,应尽快组织力量,对全省 有色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一次全面核查,特别是对保有储量较大的大型矿床开展现 场调查。经过核查重新认定的资源储量才能作为今后有色工业规划建设的决策依 据。   地质勘查投入不足,主产矿种储量有减无增。记者从最近召开的江西省有色 金属工业工作会上获悉,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江西的黑钨、铜、铋、钽 铌等70种矿产几乎都没有新增探明储量,近十多年来江西已是“寅吃卯粮”。   江西铜矿资源储量虽然全国第一,但由于品位低,开采条件较差,优势已不 明显。虽然铜的采选冶技术水平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但铜精矿生产的自给率目 前不到50%,远远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铜冶炼能力的需求。   江西现保有的钨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已探明的钨保有资源储量11 2.6万吨,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储量是不能利用或已在大量消耗的,且品位越 来越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按现有钨矿产能静态计算,全省探明的钨矿资源储 量可供矿山生产2-5年左右,基本上已进入资源危机矿山范畴。   江西铅矿目前保有基础储量仅26.81万吨,可供开采约15年。锌矿资 源以基础储量34.18万吨计算,矿山生产保证年限不到10年。而且现有生 产矿山规模小,优势不明显。   主力矿山资源短缺,部分矿山面临停产。江西国有有色金属矿山大部分已进 入中晚期,后备资源明显不足,产能日渐萎缩。加上近20年地质勘查投入锐 减,造成储量的净消耗,直接影响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安全运营。   如江西赣州的11个大国有钨矿山中有岿美山钨矿、画眉坳钨矿和白石山坑 口、西华山钨矿等9个已因资源枯竭先后停产或闭坑,黑钨矿保有储量也不足生 产5年。东乡铜矿、永平铜矿露采矿、银山铅锌矿、贵溪银矿、洋鸡山金矿等一 批有色、贵金属主力矿山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   保有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根据《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 规划》,到2010年江西铜的冶炼能力将扩大到60万吨,累计需要铜资源量 397万吨;稀土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重要原料和材料,虽然已对稀土矿开采 总量进行控制,但由于稀土深加工业的不断扩大,今后几年预期对稀土资源量的 需求将为目前的2倍以上。   按照《固体矿资源/储量》国家标准将江西矿产储量进行套改,结果表明全 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经济基础储量仅为资源储量的30%,大部分是内蕴经济 的资源量,可供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并不丰富。   韦星林分析认为,根据江西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加工企业的产能及其发展对 矿产储量消耗进行分析,江西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供给状况突出表现为小有 色矿产充足、铜、铝、黑钨等大有色矿产严重短缺的局面。江西有色金属矿产资 源保有储量对有色金属工业生产需求的保障程度正日趋下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形势将日趋严峻。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