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矿“阳山金矿”即将开发 资本疯狂涌入甘肃

2008年07月25日 15:10 202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利润越疯狂之处,资本越喜涌入。
  随着亚洲第一大金矿“阳山金矿”的开发提上日程,源源不断的逐利资本正疯狂涌入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只要有矿,钱不是问题,几秒钟就可以到账。”有人这样形容当下甘肃的矿业投资热。据统计,该省矿业外来投资已超100亿元。
  资本永远朝最热的地方流动。
  对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而言,眼下最热的资本聚集之处就是矿业——仅在2008年,甘肃省的矿业外来投资就已超过100亿元。
  随着亚洲第一大金矿阳山金矿的开发提上日程,更多的资金正涌入甘肃。这其中,不仅有甘肃当地投资者,更多的投资者来自国内其他地方以及国外。“只要有矿,钱不是问题,几秒钟就可以到账。”有人这样形容当下投资者对矿业的疯狂。
  是什么原因,吸引如此大规模的资本短时间内聚集矿业?是谁在投资?他们会获得成功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赶赴甘肃,试图揭开其中谜团。

现状:各路投资者疯狂进入
  西出兰州68公里,就是“中国铜都”白银市。提起它,兰州市民都会说:“他们很有钱。”然后不忘补充一句:他们的资源快枯竭了。
  23日,记者来到白银市东北部深部矿业公司二号矿井。上千平方米的地面被挖出一个深坑,井底下的人看起来只有拳头大。
  这座被开采了52年的大型铜矿,如今面目全非。所有采矿工作已从地面转入地下。铜矿调度人员说,数十个矿工每天在地下535米处挖矿,“以前年产量90万吨,现在减到了40万吨。”即便如此,这里的矿也够再采十年。
  一位刚从矿井上来的师傅满足地说,以前矿山没减产,他每月工资不足1000元;如今减产了,反而能拿到1300元,这在当地已经算相当不错。
  就连这家矿业公司不愿开采的矿区,也有人拼命进来开矿。当地人说,近几年,来这里开矿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
  一位在甘肃投资铜矿的老板曾放言:“利用当地廉价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开矿,只要有一个矿能成功开采,就可大赚一笔。”
  记者得到的一份甘肃省矿权登记资料显示,目前进入甘肃矿业的投资者,浙江、深圳、四川、山东、内蒙古、山西、福建、新疆、宁夏、陕西、上海、青海等地都有。这些地区的民营资本目前在甘肃拥有382个矿权,占整个矿权数的30%。
  资料显示,甘肃省已发现矿种158种、矿产地3500余处,已有大中型矿床180余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矿种数51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矿种数32种,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矿种数11种。

投资:外来投资今年上百亿
  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数据,去年该省实施矿产资源勘查项目397项(探矿权为1280个),投入资金39153万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26111万元。另外,全省矿业权出让收益达48亿余元。以此计算,仅矿权一项,去年投入到甘肃的资金就达50亿元。
  这一数据还在增大。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人士透露,特别是阳山金矿,将吸引大量的投资。甘肃多位业内人士估计,今年该省矿业外来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据了解,目前投资甘肃矿业的资本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带有一定垄断性质企业的资金投入,如中石油、国家电网等;二是国有和民营的矿业企业;三是非矿业公司的资产进入,如房地产、IT、电子产品等行业,近两年这类资金量正在上升。
  “这两年矿业确实发展很快”,甘肃省商务厅一内部人士称,矿业已列为该省支柱产业之一,政府一面加强矿权管理,一面整合资源,重要矿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统计,3年间,甘肃省查处无证勘察58起,无证开采1218起,违规招商引资项目72起,依法关闭矿山715处。
  针对矿区开发“散乱小短”的现状,甘肃省确定了煤炭、铅锌和黄金为整合重要矿种,8个市州为整合重点地区的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目前已完成了国家要求的3个矿种、5个矿区的年度资源整合任务。同时,在68个市县区组建成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

方式:规避法律“曲线”投资
  吴明正到处寻找矿权,但他发现好的矿权并不多。“资源越来越紧张,谁愿意把香饽饽拱手相让?”
  “两三年前,甘肃省已经停止颁发新的矿权”,吴明说,这给矿业投资者带来了新的门槛。矿业权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在不能申请新矿权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得不采取别的方式进入矿业开发。
  如今,吴明的公司成立3个月了,还没有拿到一个矿权,他还在到处寻找矿业人才。按照集团公司高层的指示,矿业投资将成为集团继房地产、旅游业之外新的主业,而他则梦想着借此机会实现年薪六位数的梦想。
  甘肃某矿业公司负责人说,目前,矿业企业或非矿业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曲线入甘”已成为外资进入甘肃的主渠道。除此之外,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合作、收购、拍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入甘肃。
  “矿权基本都集中在甘肃一些地质大队手里,但他们没有资金来开发,通过与他们合作,双方可以联合开发某个矿山。”兰州市某矿业公司首席工程师说。但这种合作是不对等的——民营资本在提供所有资金的同时,还承担了矿业开发的全部风险,“一旦某个矿无开发价值,所有投资全部打水漂。”

风险:开10个矿只有1个赚钱
  有着23年采矿经验的王先生则笑言,行业内有种说法:10个开矿6个赔,3个保本1个赚钱。“成功率非常低,但仍有不少人往里面钻。”
  “既要相信科学,还得依靠运气”,王先生告诉记者,甘肃某地有一个金矿,已经开采多年,老板以为该矿已经开采完了,便转手卖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以80万元拿下该矿,往下继续挖了8米,结果发现了更多的金矿,赚了一个亿。
  “很多人只看到利益,忽视了巨大风险”,四川某矿产中介负责人说,矿产不同于土地,你根本看不到究竟石头里面蕴含多少矿产,“它可能让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一文不值。”
  甘肃省瓜州县一位不愿具名的浙江老板就为此白投了1200万元。2002年7月底,他与瓜州县签订投资协议,2003年完成了项目的立项、考察、论证、选址和建厂工作,总投资1200万元进行铅锌矿采选加工。2005年9月,甘肃省肃北县国土资源局在例行执法检查中,对该公司某片区的采矿作业下达了停产关闭整顿通知书。之后,该厂一直未复产。没多久,当地一家矿产公司强行进驻其矿区采矿,直到现在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1200万打了水漂。”
  “赚钱的是少数,更多的人亏得一塌糊涂”,兰州本地一矿业公司负责人说,他的一位朋友在陇南开了两家餐馆,每月进账上万。后来看见别人都投资矿业,他就雇了两个人一起找矿,找了好久都没眉目,最后餐馆关门了,妻子也离他而去,“如今他还在到处找矿。”

案例:亚洲第一大金矿争夺战
  吴明是兰州一家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该公司3个月前成立,背后是深圳某大型民营企业几十亿元资产的支持。虽然对矿业并不了解,但母公司高层态度坚决。这段时间,吴明的精力都放在了阳山金矿上。
  阳山金矿位于甘肃省文县、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去年被武警黄金部队发现,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当地人称之为“金子山”。更有传说称,山里的金矿是诸葛亮为了复兴蜀国埋下来的。专家预计,阳山金矿资源远景规模可达500吨左右,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元人民币。
  甘肃矿业界认为这一预计过于保守。“根据我们估算,其潜在价值至少在900亿元左右。”兰州某矿业公司负责人说,根据他获得的消息,阳山金矿采矿权的起拍价在420亿元左右。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甘肃省地矿局有关人士却表示,对此并不知情。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一位人士说,尚不知具体的竞拍时间,但年内肯定会开发。
  甘肃省一位老专家称,若以浮选法露天开采阳山金矿,以每吨矿石含金量5克左右计算,每公斤黄金能赚10万元左右。
  多家企业早已盯上阳山金矿。6月25日,中国黄金中标阳山金矿安坝里南段探矿权,储量为162吨左右。中国黄金出资21.8亿元,与代表甘肃省出资的金川集团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并与武警黄金部队共同开展后续勘查工作。新公司中,中国黄金将占60%股权。接下来,中国黄金竞标阳山金矿采矿权已无疑问。
  上述国土资源厅人士透露,根据以往的经验,除了紫金矿业(601899)、山东黄金(600547)、灵宝黄金、山东招金集团和中国黄金等5家公司外,“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北京能源集团等能源巨头也有参加竞标的可能。”上述老专家也告诉记者,他在地矿部门的朋友透露,还有两家外企参与竞标。
  “这次是整体拍卖,不会只拍卖一部分。”上述国土资源厅人士还透露,由于阳山金矿的矿藏量大,由国家直接主导,甘肃省只是配合招标工作。

记者手记
  危险的游戏

  来自国内知名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研究机构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跨境并购市场规模大幅提高,其中能源及矿业行业并购金额最多,达32.02亿美元。资本钟爱矿业可见一斑。
  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已经成为这轮矿产投资热的主战场,国内外资金在这些地方暗战,获胜者、出局者都隐藏幕后。
  但民间资本的目的很简单,开矿只为赚钱,很多不懂行的投资者不惜重金,却分文无收。炒矿权、倒卖矿权仍在地下偷偷进行,至于开矿对环境的影响,似乎他们没有想得更多,采矿区满目疮痍的景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在兰州,“背钱买矿”者大有人在,哪怕成功率不到10%。但高利润的背后是高风险,一夜暴富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血本无归。事实上,矿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
  甘肃某勘察设计院资深专家说,很多人高估了投资收益,却忽视了暗藏的巨大风险,或许在他们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候,就已开始走向破产的边缘。(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