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2004年06月09日 9:21
6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国际铜市场昨晚大幅回落,铜价没有能够攻克60日均线的阻力,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讲话的影响,美元汇率急剧大幅上涨,对金属施加压力。美格林斯潘周二表示,升息进程可能有序的进行,但美联储准备好为对抗通缩而采取行动。 格林斯潘是在国际货币会议上做出上述表述的。他同时指出,利率提升有同1994年时不一样,金融市场似乎已经为此做好准备。 他称,商业定价能力似乎已经重现建立,另外,美国的通缩威胁已经结束。但他同时也表示,美国的通胀压力相对而言显得较为温和。 关於原油价格问题,格林斯潘认为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若油价赤足维持高水准,则通胀可能因此而上升。格林斯潘表示:美联储不排除大幅跳升利率的可能。格林斯潘称,FED慎重有序升息的预期是基于对当前经济的预测,若FED有关逐步升息观点所基于的预期证实有误,FED将会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物价稳定.受此提振,美元开盘即大幅高开,并一路上涨对铜价以压力。而市场人士对于铜价的中期走时仍然保持着较为乐观的态度。经纪商Numis Securities周二表示,今后几个月铜价可能维持在高位,此前市场第一季出现379,000吨的产量缺口. Numis预期铜价在每吨2,500-3,000美元间,若短缺加剧价格可能更高. Numis在研究报告中称,官方仓库中仅剩297,128吨铜,今年以来累计减少500,000吨,不过目前上海有约250,000吨铜已注销仓单. "如果铜价大幅上扬,部分注销仓单的铜可能投向市场,不过其中多数可能正在等待消费厂家提货."现货的紧张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铜价的回落仍然受到来自消费方面的支持。
笔者仍然坚持国际铜市场在上升中测试60日均线的观点,以确定铜价的中期运行格局,周一的上涨没有能够攻克其阻力,昨晚美元的拉升给予铜价的压力使得铜价回落也在情理之中。而在下方,30日均线同样由于其短期的支持力将接受铜价回落的考验.
隔夜交易中,LME铜市场早盘以2727美元跳低开盘,市场美元对场外出现的高点2775美元再次测试,反弹到2740美元一线后,由于部分多头的止损被触发之后的买盘明显减少,铜价不断回落,至2695美元方止住脚步,尾市回升到2709美元报收,场外有所上升,为2717美元一线.成交量有所放大,为76074手,前持仓量增加955手,总量163546手.
有关消息: 贸易及业内消息人士周四称,中国最早可能将在6月下半月遭遇铜短缺,因中国政府出台抑制经济过热的举措後,国内铜库存和进口量下降. 他们表示,自5月初以来现货铜的进口已大幅减少,许多中国贸易商已经转手售出5-6月间交货的有期合同铜--而实货铜需求仍然坚挺. 中国在4月下旬对银行信贷实施限制,以给过热的经济降温.今年第一季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8%. 贸易商称,调控措施已导致银行削减对国内铜贸易的贷款,并令今年下半年铜需求前景不甚明朗. 他们指出,过去几周中有企业利用海外铜价高企而出口铜,国内最大铜生产商江西铜业即是其中一员. 由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持续,国内铜价通常高于进口铜价.但信贷紧缩令国内铜价遭受重创. 贸易商称,尽管国内铜价偏低,中国仍进口一些铜,既是作为套取贸易信贷的融资工具,也为了满足来自终端用户稳定的实货需求. 据称,国储局库存已经大幅下降,此前该政府机构部分售出了两周前在国内市场上求售的5.9万吨铜,并对沪铜405合约空单交割了逾5,000吨铜. 期货交易员预计,截止周三早晨,国储局约持有约50,000吨6-8月期铜空仓,并持有约15,000吨10月期铜多仓.
市场在测试60日均线未果的情况下,掉头向下,使得铜价短线运行偏弱,而此次触及2662美元后的反弹也可能因为昨晚的的放量回落而遭到破坏的可能,市场将考验30日均线的支持,目前该线位于2667美元一线,抛物停损在2678美元一线接受铜价的回落考验.同时,由于昨晚的回落,使得铜价在此次触及2866美元后的回落中,分时结构中可能为中继形态,一旦2680美元不保,则笔者前期提及的2620美元的目标位将再一次浮现.目前,摆动指标继续下滑,10日均线对铜价构成压力.美元的上涨对铜价构成一定的压力,而美国股市的不断上升在中长期对铜价构成支持.
总之,国际铜市场在测试60日均线未果的情况下,在美元上升的压力下下滑,短期将测试30日均线的支持,一旦2680美元不守,铜价仍然可能指向第二目标位2620美元.(景川)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