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2004年06月18日 9:25
56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继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之后,昨晚国际铜市场再一次大幅上涨,2650美圆的目标位被市场所测试。美圆在前一个交易日大幅反弹之后,昨日风光不再,没有能够延续其反弹之势而呈现回落态势。最新公布的数据仍然显示经济的乐观性,给市场以动力。数据显示,美国6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3.6万,前周为35.1万;美国5月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8%;美国月除能源和食品外核心生产者物价月率上升0.3%,市场之前普遍预计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将上升0.6%,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将上升0.2%。PPI的造好,使得欧元的乐观情绪得到了宣泄,美圆的回落让铜价受益。另外,格林斯潘的两次不同态度的讲话让市场对于美国的利率变化观点也发生了改变。格林斯潘在叁议院金融委员会的证词演讲出人意料,指出通货膨胀不太可能成爲近期美联储关注的问题,未来数个季度内,极有可能以审慎有序的方式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格林斯潘以非常罕见的明晰语言阐述货币政策,基本上否定了此前市场预期的本月末美国加息幅度达50点的可能性。美圆在利率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失去了上涨的动力,出现了逐级回落的迹象。而一直保持强劲之势的美国股市仍然乐观,近期的上涨之势没有受到传闻的影响,上涨的运行态势得以延续。铜价在较为乐观的氛围下继续上涨。
笔者对于国际铜市场在15号如期出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共振之后,铜价的一个下行波段告罄。而新的上升波段已然展开的观点不断得到市场的验证。铜价两次在非常重要的下跌目标位2480美圆一线止步,其回升的力度同样较为强劲,而对铜价两次上涨的重要的阻力位笔者仍然将其定位在60日均线处。第一次在到达2480美圆后,铜价的反弹如期在60日均线位2866美圆止步,此次的反弹依然将测试60日均线的压力。短期内已经测试了笔者近期多次提到了30日均线的压力。
有关消息:全球第一大废铜回收再利用公司Norddeutsche Affinerie 总经理霍夫曼称,虽中国废铜买家仍缺席欧洲市场,但预期不久将返场.霍夫曼说道:"由于中国买家仍未返场,我们目前是有利可图的,不过中国买家离场可能仅是暂时的." 中国买家在欧洲采购大量的废铜,对Norddeutshe而言废铜供给严重短缺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5月初,但当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抑制该国经济过快增长的措施,致使中国废铜购买量巨幅减少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咨询机构Urandaline Investments董事总经理Mike Komesaroff表示,中国铝产能过剩的情况将在2008年变为短缺310万吨,因紧缩的政府政策以及电 力和原材料的短缺束缚了该行业的快速扩张. Mike Komesaroff称,从2003年底算起,五年内中国铝的总产能将仅增长6.4%至883万吨,远低于1990年代近20%的年增长率.
在7月合约进入现货月后,市场的现货升水保持稳定,同时铜库存仍然持续下降,显示出铜消费的强劲。在总持仓量偏小的情况下,升水的稳定表明并非是市场的结构出现问题而引发的恶意逼仓行为,基本面的强劲是支持铜价的只要因素。而铝市场由于消费的强劲使得铝的供应可能中断让市场处于紧张状态之中,铝价的连续上涨同样对铜价以支持。镍市场的再一次大幅上涨使得铜价亦从中受益。美元没有能够持续其反弹之势也是铜价上涨的内在要求。美国股市的连续上涨透视出来自基本面的强劲信息,金属在消费仍然保持旺盛的前提下受到支持也在情理之中。从技术上看,此次6月15日的时间之窗开启之后,其在2480美元附近的再一次共振是铜价再一次上涨的基础,而下一个时间指出笔者初步锁定在6月26日。铜价在反弹中的第一个目标位,即30日均线已经在昨日的交易中得到了测试,而最为重要的目标位仍然在60日均线,即目前的2738美元一线,后市只要不能有效攻克该压力位的阻力,则整体的区间宽幅振荡行情仍然会持续。短期看,铜价在测试了30日均线,即2648美元之后,后市将再一次挑战该位,目前的多方控市将有利于对该位的攻克。从布林通道看,其上下轨仍然继续收口,显示铜价的区间特征不变,而中轴线在2682一线对铜价施压。摆动系继续自弱势区上行,提示短期内市场的反弹格局没有改变。
总之,国际铜市场在前期时间与空间再度发生共振之后,铜价的反弹仍然如期在持续当中,笔者提及的30日均线已经在昨日的交易中被测试,而更为重要的阻力位在60日均线附近。同时,市场的反弹格局没有改变。(景川)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