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期货7月5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4年07月05日 9:27 5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中州期货7月5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上海期铜7月2日出现小幅回落行情。虽然伦敦铜隔夜继续上扬,但受智利智利的Collahuasi铜矿工会暂时取消罢工的影响,沪铜各合约早盘并没有出现大幅高开的现象,而是略微高开甚至小幅低开,其后在空头的打压下振荡回落,日内主要维持窄幅振荡,尾盘随出现部分多头平仓再度打压价格,收盘于日内低点附近,各合约均有120——470元的小幅回落。盘成交量有所萎缩,总持仓继续增加1816手,持仓由10月向11月迁移明显。主力0410合约25770元小幅高开,其后振荡走低, 最低探至25440元,收盘于25440元,较7月1日跌130元,成交121122手,持仓量136300手,日减仓3770手,主要是短线多头平仓所致。现货月合约收盘于26590元,跌120元。      沪铜本日盘中略显疲弱,昨日的多头氛围没能延续,智利的Collahuasi铜矿工会暂时取消罢工的消息影响多头的情绪,盘中短线多头的平仓对价格形成压制,尾盘价格的快速回落是部分投机多头情绪化的表现,缺乏实质行意义。现货价格明显坚挺对铜价形成支撑,上海现货市场,现货成交区间在27200-27360元,小幅回落65元。      国际市场,伦敦铜7月2日下探回升。早盘伦敦铜也受智利的Collahuasi铜矿工会暂时取消罢工的影响出现回落走势,但在2650美元一线明显受到多头逢低买盘的支持,其后由于美元回落推动铜价走高,但是没能突破近期高点2702美元,最高上探至2698美元,尾盘出现小幅回落,最终场内收盘于2679美元,场外场外报收于2680美元,较1日小幅回落7美元。伦敦现货报2750美元,跌11美元,小幅回落。标准现货/三个月期货的逆价差报52.5美元,同1日没有变化。      对当日影响较大的是美国6月非农业就业数据。,美国劳工部宣布6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11.2万人,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5万人, 6月的失业率也维持在5.6%,该数据令美元承压,刺激消费买盘加入,提振了铜价,LME市场人气回升。不过,该数据也表明目前的美国经济增产还差如人意,不能充分刺激就业,因而也绘制约金属的消费前景,对金属价格也有不利。基本面方面,供应仍较紧张, LME库存降至100, 275公吨(日降1200公吨),下一日将会突破10万吨的整数关口以下,COMEX的库存降至92, 940短吨(日降1104短吨),已低于10万吨的整数关口。智利的Collahuasi铜矿工会暂时取消罢工,对市场有所压制但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Asarco的劳资纠纷也对铜价形成支持。其实罢工的作用是短暂的,现货供应的紧张可是真实的,这是决定铜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维持在高价位(2500美元以上)及逐步抬升的主要因素。      资金方面,据CFTC截至6月29日的数据显示,COMEX的非商业多头头寸为11,282手,较上周降1387手,空头持仓4784手,较上周降5190手,净多头寸为7498手,一周内增加3803手,主要原因是空头平仓所致,而不是多头的增加。该数据显示目前国际基金仍持偏多的立场,但目前价位基金没有大规模的介入显示目前的价位(2500——2800美元)不适宜基金建仓,理想的建空价位在2800美元以上(2800——3100美元),理想的建多价位在2500美元以下(2500——2200美元)。在主力基金缺乏参与的情况下,价格的运行主要靠商业机构的运作,价格运行将会缓慢,但却反映了现货面的真实情况。后市的反弹高位将会为基金继续平多单和逐步中线建空提供了可能。      技术上,上海铜价小幅回落,但价格上涨形态没有受到破坏,因此,这种回落有惊无险,投资者不须害怕,如果不是主力多头的刻意打压,就是部分散多的恐慌性所致。伦敦铜继续运行于大4浪B的反弹过程,价格形态保持相对强势,短线又在2650美元一线基本持稳,虽然仍受制于2700美元的压制,但这仅具有短线作用,中期底部的夯实及现货面的紧张支持伦敦铜价下一步上探2770美元一线。如果这一线被突破后价格反弹目标还要看的更高,也有可能再探前期高点或创新高。沪铜受伦敦铜的带动也会继续反弹,短线目标在26500元一线,往后则看27500——28000元一线。投资者可择机逢低吸纳多单,短线止赢参照26500元,止损参照25000元(Cu0410)。(李静远)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