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期货:2004年期铜上半年走势回顾
2004年07月05日 10:0
408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铜市展望]正大期货:2004年期铜上半年走势回顾
2002年至2003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先后启动了一波十年一遇的大牛势行情,不论是农产品、有色金属产品还是能源品种,其价格均出现了显著的上扬。作为基本金属的龙头品种,期铜也于2003年10月正式拉开了牛势大幕,价格出现了猛烈的上涨,并延续至今年年初。当时间之轮悄然驶过04年年中时,铜价的走势已出现了巨大变化,此时我们有必要以历史传承的眼光对期铜上半年的走势做个简短的回顾,通过对半年走势的客观分析来理清思路、调整策略,以求能冷静从容的把握期铜下半年的投机机会。
上半年期铜的走势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剧烈上涨期(1月2日至3月1日)
受美国经济复苏、中国需求强劲,库存持续下降及美元贬值等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宏观基金及商业买盘大规模介入铜市,LME铜价承接2003年的牛势继续猛烈上升,价格连续突破2400美元、2700美元阻力位,并于3月初达到八年来的高点3056美元。在短短的42个交易日内,国际铜价不停歇的上涨了700多美元,伦铜最高升幅近34%,总体涨势之猛烈为十年来所罕见。期间沪铜表现也十分强劲,主力合约从03年年末的23000元涨至30300元,大量资金进入沪铜市场,市场的成交与持仓量频创历史新高,市场看多气氛空前高涨。而此时铜价在触及30年的高点3000美元后,其技术上的调整压力愈加的巨大,期价随时有见顶回落的可能。
二、高位震荡期(3月2日至4月21日)
伦铜在3月2日未创出新高后,随即受人民币即将升值传闻的影响大幅下挫,在6个交易日内共下跌300美元,最低跌至2750美元。尽管随后铜价两次上探3000美元,但高位买盘的匮乏令价格无力站稳于此关口,铜价只能选择向下测试支撑。而此时国内市场情况更为糟糕,前期沪铜上涨过快导致两地比价拉大至10.5以上,吸引大量的套利商入市操作,对国内期铜的价格造成压力。同时贸易商在高比价的诱惑下大量进口精铜,4月份进口量激增,交割库、港口码头及保税区仓库充斥了大量的精铜,国内出现短期供应过剩的状况。在技术面的压力及国内供求短期失衡的状况下,期铜正孕育着强大的向下力量。4月底随着中央高层要加强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经济过热消息的传出,铜价终于出现了雪崩式的下挫,伦铜在2个交易日中下跌280美元,彻底跌穿2755美元的颈线位,而沪铜以连续三个跌停板的形式宣告价格进入了中期下跌的阶段。
三、蓄势整理期(4月22日至今)
受中国宏观调控及美元升息的忧虑,国际铜价始终处于弱市之中,投机资金的撤出及技术抛盘的压力令伦铜于5月18日下探至阶段性低点2474美元,较两个月前的高点3056美元跌去580多美元。沪铜的走势更为疲弱,市场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反映相当极端,铜价经过连续的暴跌后,两地比价缩至9.0的新低,价格超跌的相当严重。由于国内的需求并没有实质性减少,而过低的比价导致国内5月份进口锐减并出现部分出口,国内库存消耗相当严重,现货市场供应紧缺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沪铜率先展开反弹,市场表现远较伦铜强劲。从图表上来看,当前铜价走出了“W底”的中期双底形态,其颈线位在2755美元,一旦向上突破铜价仍有上冲3000美元的潜力。
通过对上半年铜价走势的回顾,笔者以为全球铜价在经过2003年第四季度及2004年年初的猛烈上涨后,其基本面的利好已经得到透支,4月份的暴跌是对前期上涨的充分修正。受市场短期供应紧张的推动,铜价仍有可能再次上扬。但随着铜矿的复产及增产,铜市将过渡到供求平衡的状况,铜价在2800美元以上维持的时间将较为短暂,经过再次上扬后铜价走势仍将以震荡下行为主。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