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内蒙古工业能源消费增速保持稳定

2008年08月27日 9:44 41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据内蒙古统计局能源消费情况季度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同比增长16.60 %,全区年耗能万吨以上企业1-4月与1-5月能耗增速分别为15.7%、17.7%,能耗增速基本保持稳定,增幅比去年有大幅下降,比上年同期降低8.5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384.99万吨标准煤,与去年同期4618.38万吨标准煤相比增长16.60%。从主要能源消费的品种看,原煤消费总量达9936.81万吨;洗精煤消费总量818.28万吨;电力消费总量595.52亿千瓦时;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合计消费39.50万吨。从能源加工转换投入的构成看,原煤入洗投入2229.83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24.03%;火力发电投入5998.31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64.64%,供热投入665.07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7.17%,炼焦投入176.96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1.91 %。
  内蒙古重工业能耗增幅波动较小,行业结构逐步调整。重工业是内蒙古能耗的最主要行业,重工业能耗占全区能耗的96%。上半年,在全区37个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66.3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7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263.3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8.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98.8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9.2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09.3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5.4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6.4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278.0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52%。以上七大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区能耗总量的93.23%,这几个行业的能耗增幅基本保持稳定,尤其是比重最大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占全区能耗的42.30%,能耗增幅8.52%。
  内蒙古几个能耗大的地区能耗增幅基本稳定。由于地区间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变化,综合能耗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市上半年综合源消费量分别达到639.58、1127.95、922.37万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增长7.97%、8.13%、24.22%,占全区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49.95%,这三个城市的能耗增幅现在已经基本保持稳定,三市能耗增幅稳定是全区能耗增幅稳定的主要原因。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达到267.23、237.58、146.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36%、66.88%、38.17%,3个盟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已占全区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2.27%,虽然这三个盟市能耗增幅较大,但是由于它们能耗绝对值较小,所以对全区能耗增幅没有明显影响。
  上半年,尽管全区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加较多,但由于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增幅明显快于能耗增幅,因此,全区工业总产值单耗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2.17%。分行业产值单耗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0.8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1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为2.6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2.6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2.0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7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1.8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3.8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0.8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8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5.2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8%。
  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看,今年上半年较上年同期总体呈下降趋势,59个分行业指标中有33个指标降低。重点耗能行业中,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为7.17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5.70%;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为142.59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2.67%;吨钢综合能耗为696.97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5.77%;硅铁工序单位能耗1777.23千克标准煤/标准吨,同比下降5.15%;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为325.93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下降2.44%。
  单位产品能耗同比增长的指标主要有: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为208.14千克标准煤/吨,同比增长15.60%;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为1133.94千克标准煤/吨,同比增长9.52%;吨水泥综合能耗为126.44千克标准煤/吨,同比增长2.04%;炼铁工序单位能耗为542.20千克标准煤/吨,同比增长1.92%;硅锰合金工序单位能耗为1315.72千克标准煤/吨,同比增长1.56%。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