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业在全要素对标中深耕价值创造

2025年11月27日 11:10 12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521521
西南铜业搬迁项目—电解系统

作为中铝集团重要的经营单元,中国铜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部署,实施全领域、全过程、全级次、高标准、严细实的全要素对标管理。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步流程,突出“选准标杆、找准差距、取得实效”三个核心环节,持续改善生产经营短板,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

找差距 划定“三标杆”坐标点

标杆选得准,对标才有方向。中国铜业围绕“效益效率、创新驱动、战略落实、治理效能、持续发展、共享共建”六大领域,首先明确“对标谁”的问题。以ROE价值创造为核心对标牵引,确定“横向标杆、纵向标杆、标准标杆”3个坐标点,分层分类精准找差,确保对标不走过场、不打折扣。

在中国铜业公司层面,全方位分解价值创造要素,完善关键经营和关键业务指标体系;2家上市公司和其他9家二级企业,围绕“5C”价值体系,着重聚焦于市场竞争力对标,建立健全对标体系;实体企业层面,立足生产、采购、营销、成本、质量、效率,着重开展提升成本竞争力对标。

紧盯关键经营和业务指标薄弱环节,按照“横向标杆”为世界一流、行业先进、竞争对手、集团最优;“纵向标杆”为自身历史最好、同期最优;“标准标杆”为刚性完成年度预算,限期达到可研初设指标的“三标杆”原则,对不同的对标指标选取不同的对标对象,制订56项重点指标任务清单,并将对标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岗位,具体到每个生产环节,发动全员参与制订措施,全员对标。

对内“树典型”,筛选管理精细、业绩突出的企业,总结其在成本控制、流程优化、团队建设、资源利用等全要素方面的经验,形成可复制的“内部全要素标杆案例”,推动内部互学互鉴。向外“找高标”,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国际一流企业,甚至跨行业的优秀企业,结合该公司主责主业和战略重点,既对标净资产收益率、成费比、营业毛利率等“硬指标”,也对标企业文化、人才机制、品牌影响力等“软实力”。结合自身现状和国内外优秀企业实际,定性与定量兼顾、核心指标与专项指标结合、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并重,建立6类37个关键业绩指标,并实施按季度清单化管理。

补短板 绘制“1 2 1”路线图

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力行。中国铜业紧盯“标杆”把脉定向、精准发力,建立健全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的“1+2+1”实践模式:围绕“一个指标体系、两张核心清单、一项标杆培育计划”推进全要素对标管理,向全级次企业传达明确价值创造重点任务和要求,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在中国铜业公司层面,从效益效率、科技创新、资源保障、治理效能、绿色低碳、产业协同、体系能力等7个维度入手,确定37个对标事项,明晰对标对象、标杆值、差距及2025年目标等建立总的指标体系。同时,围绕深化价值创造、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创新引领、加强动能转换、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发展安全6个方面,细化14个重点事项、分解57项工作任务,形成重点任务清单;针对选矿回收率、冶炼综合能耗、矿山完全成本等12个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精准分析差距原因、制订改善措施和目标,形成找差补短板工作清单。

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靶向工作法。中国铜业各部门及各企业聚焦2张清单所列“靶点”,明确整改目标、具体举措、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把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季度,转“经验管理”为“数据化管控”,转“分散管理”为“集中管控”,做到对标效果可量化、对标过程可检查。

强化动态跟踪,及时评价反馈。中国铜业以每日早调会跟踪、月度生产运营分析为抓手,对照年度目标,持续跟踪、分析重点指标和重点专项工作进展,制订问题改善清单,及时对未完成情况进行重点督导,逐月督导改善措施执行、指标改善情况,推动重难点事项和指标落地,压实对标价值创造管理责任,确保改善目标达成。

追一流 聚合价值创造新动能

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竞争中谋优势。中国铜业在持续对标、学标、超标的实践中,不断凝聚全员的智慧力量,不断释放全要素活力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2020年以来,中国铜业通过选取标杆、建立对标数据库、找差补短板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的落实,逐步完善全要素对标体系,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性现金流等12个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持续优化,为公司连年攀升的高质量发展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紧扣“全力夯实极致经营基本盘、加快打造新质发展增长极”主线,中国铜业以矿山C3成本、冶炼加工成本等为核心指标,推进“铁血降本”专项行动,通过对标找差距、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等措施,持续增强成本管控能力,锻造坚实的、能抵御市场波动的“底座”。上半年,各项产品完全成本均优于目标,国外铜精矿C3成本创历史最优,铜基材料成本实现近5年最优,成本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云南铜业借助全要素对标和“4+2+1”成本管控工具,“铁血降本”措施成效显著,阴极铜单位加工成本同比下降;设备管理劳动竞赛促使故障率降低18%,冶炼系统作业率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实现累计总营收1377亿元,同比增长6.73%。

驰宏锌锗以全要素对标方案为统领,建立5C价值全要素对标管理体系,分层分类搭建产业与专业管理数据库,通过对66项短板指标实施穿透式管理,前三季度,累计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96%,在成本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及整体运营体系优化上持续突破。

以两家上市公司为牵引,1—10月,中国铜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58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在深化全要素对标中稳步提升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不断聚合价值创造新动能。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