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大冶用数据网络编织绿色未来
2025年11月27日 10:51 51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任智奕 程鹏飞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其中,弘盛铜业数据中心榜上有名,是本次工业领域的唯一入选者。这是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大冶”)所属弘盛铜业锚定绿色智能方向,以绿色发展为引擎、以智能制造为动能,交出彰显社会责任和发展实力的亮眼答卷。
勇开新路的决心
进入新时代,市场形势愈加复杂,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推动智能制造、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大思路,对企业而言也是提质增效、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面对时代要求,中色大冶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有色集团3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中国有色集团“1+4”发展战略为指引,勇于向着智能工厂的新领域进发,决定在黄石市阳新县棋盘洲的荒坡上建成一座“绿色、智能、效益”的现代化工厂,决心在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赛道上重铸荣光。
弘盛铜业建设之初,便已提前谋划、论证并导入智能化工厂方案;建设之时,智能、清洁、环保等各项要求,就已植入各个作业片区、落实到具体的岗位,数据中心的各个触点也在此时扎根,布下一张无形的“智绿网络”。在智能化加持下,弘盛铜业创造了行业开炉打通流程用时最短、产能负荷提升最快、同比产品质量最优、市场认可接受最快、绿色发展成色最足等多个“第一”,实现“投产即达产、达产即盈利”的行业最佳。
不懈探索的恒心
短暂的喜悦并没有让中色大冶停止前进的步伐。在享受智能化工厂带来直观便利的同时,却也被一些意外“泼”了冷水。
有一次机房空调压缩机突发故障无法制冷,机房温度很快超过了阈值。“我看到服务器温度飙升,机房设备的风扇声非常大,吓得我浑身冒汗,生怕出什么问题影响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数字化部职工小沈至今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虽然经过及时处理,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但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意外,却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国家“双碳”目标的号召,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能源管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坚定了不懈建设智能化、绿色化数据中心的恒心。
如今的数据中心,AI中枢除了可以及时调温控温,还能基于预测模型,提前1~2周预警潜在故障,防患于未然,实现了能源管控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预知”。同时,为确保数据中心这一“智慧大脑”的稳定运转,弘盛铜业通过回收烟气余热进行发电,满足机房的日常用电需求,有效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全厂屋顶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能作为机房电能的补充,助力数据中心的低碳运行。
“得知入选后确实比较惊喜,但也算是意料之中。”在稍显冷清的机房里,小沈难掩春风般的自豪微笑:“现在,我们的数据中心通过电力需求侧响应及能源管理平台,能实现秒级监控预警,显著降低单位算力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提供了高效的算力支撑。它不仅是信息枢纽,更是我们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引擎。”
绿色未来的信心
智慧中心跃动的数据,是节能减排的绿色脉搏;厂房屋顶闪烁的光板,是清洁能源的绿色律动;全厂交错纵横的管路,是资源利用的绿色血脉……
这一幅幅由弘盛铜业数据中心网络编织的现实图景,既映照出中色大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一路走来身后播撒的花海,更照亮了逐渐明晰的高质量发展前路。
作为国内首个整体规划、全新建设的数字精益铜冶炼全流程智能工厂核心基础设施,弘盛铜业数据中心开创了铜冶炼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范式。它不仅是企业的“智慧大脑”,更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树立了标杆,为铜冶炼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弘盛方案”。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绝非终点,而是又一个崭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弘盛铜业将以“十五五”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发挥数据中心的关键作用,推动冶炼回收率、能耗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持续赋能“黑灯工厂”建设,实现生产流程全自动化、设备智能管控,以数智之力驱动铜冶炼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助力中色大冶真正成为铜行业绿色转型引领者。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