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军”精神擎举万吨产能——走进中国十五冶二公司武山铜矿项目部

2025年11月26日 11:15 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521461
自磨机衬板安装现场

江铜集团武山铜矿三期扩建工程,是江西省重点项目。它不仅肩负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使命,还是该集团推动矿山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举措。面对工期紧张、技术复杂、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的挑战,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二公司武山铜矿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迎难而上,主要承担地面核心区域的磨矿及浮选系统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江铜集团实现“再造一个武铜”的战略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攻坚 使命必达

11月12日,雨过天晴,在依山而建的江铜集团武山铜矿三期精矿过滤车间内,全自动真空陶瓷过滤机正平稳运转,铜精矿从过滤板上均匀洒落。

“这是我们为江铜集团建造的第四座磨浮选矿厂。”在结束江铜集团武山铜矿三期项目“百分百试运行”仪式后,项目经理吴永恒站在新投产的设备前,语气中充满自豪。

素以“铁军”作风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十五冶二公司,自江铜集团成立以来,坚持深耕该集团矿山建设领域。从早年承建并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的银山矿业选矿厂,到如今的武山铜矿三期扩建工程,中国十五冶二公司已参与江铜集团五大矿山中的4座选矿工程建设,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声誉与品牌影响力。

如今,这座采用世界领先工艺、日选矿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武山铜矿三期扩建工程的全面建成投产,进一步增强了江铜集团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该项目管理团队的业绩起点,始于2021年7月的武山铜矿三期浓密池项目。当项目管理团队以过硬的质量,完成了这座直径60.4米、江西省最大、全国第三的尾矿浓密池标杆工程后,成功撬动了后续1.5亿元的建设任务,实现“以现场拓市场”的良性循环。

在此期间,围绕将项目打造成二公司选矿工程领域“亮丽名片”、助力中国十五冶成为“行业领先的矿山综合服务商”的目标,该管理团队落下了“使命必达”的坚实足迹。

7月,该项目半自磨机单体试车成功;9月,完成重负荷联动试车。每一次关键节点的突破,都是对项目部在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系统集成能力的全面检验。

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商务经理杨伟臣表示:“目前,三期项目已启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优质工程的申报工作。”

施工 精工毫厘

在武山铜矿三期项目的建设期间,面对设备基础密集、交叉作业频繁、零星子项多等多重挑战,项目部管理团队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工艺革新,将“精工毫厘”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个施工环节。

在土建攻坚阶段,浮选车间的施工尤为棘手。由于要在有限空间里完成3条并列浮选槽的基础施工,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工期要求。

为此,该项目总工黄志强带领团队大胆创新,采用独特的“倒退施工法”,将1800平方米的厂房合理划分为11个作业区协同推进,成功抢回了2个月的宝贵工期,在攻坚克难中彰显了“十五冶”品牌的技术实力。

在球磨机基础浇筑期间,该项目部管理团队组织各班组连续24小时作业,一次性完成14.5米平台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比计划提前一个半月完成这一关键节点。

该项目部技术员郝炳森还记得,浇筑完成的那天,工友们满身泥浆。“当收到业主的表扬信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值了。”他说。

如何将重达673吨的半自磨机和548吨的球磨机精准安装在狭小厂房内?这无异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为此,该项目部管理团队创新采用“模块化分解吊装+厂房内精准组装”的综合解决方案,结合BIM模拟与有限元分析等先进技术,对每个安装环节进行精确计算和模拟;使用特制“橄榄冲钉”构件,对筒体与筒体、筒体与端盖的螺栓孔位置精准定位,使筒体对筒体及端盖同心度的精度一次性达到安装要求;使用0.02毫米塞尺,检测中空轴与端盖法兰间隙,确保安装严丝合缝,能一次性通过筒体安装的验收。

该项目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当属技术员刘元胜发明的“一种筒体壁板平装可调试内撑工具”成果。这项创新,不但有效解决了浮选槽体拼接的行业难题,而且将单节槽体拼接的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成为工程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在安装精度提升10%以上的同时,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也同时得到显著提高。

先进工法和创新成果的运用成为该项目工程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已正式申报国家专利,为后续该公司内部同类大型设备安装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党建 同频共振

在武山铜矿项目建设中,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成为凝聚团队、攻坚克难的坚强核心。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该管理团队以专业技术和实干精神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再次擦亮“中国十五冶”的金字招牌。

采访中,杨伟臣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项目建设千头万绪,好比‘将散装酒灌进瓶’,看似不成体系,但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好的事。”

该党支部从稳定施工队伍和培养青年人才两个维度持续发力,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施工生产全过程,创新推行“渗透式”管理模式,党员直接对接班组,管理人员“驻点”一线,全程跟踪施工节点,促进效率提升。

在14.5米平台混凝土浇筑攻坚前期,面对施工队伍认为“不赚钱”的疑虑,党员刘天必通过精准测算化解疑虑,班组长果断增派人手,最终助力这一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

7月,球磨机筒体内温度逼近40摄氏度,每片重达百公斤的内衬安装困难重重。党员尚贞邦坚持与工人同进同出、全程监督,既保障质量,更守护安全,成为该党支部渗透式管理的生动实践。

凭借严谨细致的安全管理,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始终保持“零事故、零伤亡”记录。在江铜集团武山铜矿2025年安全环保工作会上,武山铜矿项目部荣获“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施工期间,项目党支部将青年人才培养同步列为工作重点。通过“党建+育才”模式,助力青年员工在实战中快速成长。青年工程部长刘昆创新运用全站仪与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技术,将预埋螺栓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青年工人黄浩在中国十五冶技术比武中荣获电焊工第一名。

项目党支部高度重视团队“家文化”建设,结合“体重管理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从用水、晾衣等生活细节入手,切实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营造了同心同向、奋发有为的团队氛围。

从荒芜到崛起,从图纸到现实。在武山南麓,这座现代化的“选矿心脏”正稳健地跳动着,为江铜集团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动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