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从“零”破局的硬核担当
2025年11月24日 10:12 3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何亮 吴佳慧
“敢从零开始”的钻劲,“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创新突破”的巧劲,构成了铜陵电子铜箔有限公司铜箔十一工场表面处理车间模范工段长程凯敢于两次从“零”破局、勇毅担当的“硬核形象”。
说起程凯的工作经历,他有过两次从“零”开始的磨练。8年前,程凯刚到铜陵铜箔公司工作时,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他被分配至电工班。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从零开展摸索,白天跟着老师傅钻设备、记参数,晚上抱着专业书学原理。没多久,他就熟练上手,还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提升为了班长。
2021年,新项目表面处理工序员工储备告急,程凯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赴池州铜箔三、四工场学习表面处理技术的员工。这意味着,他要再次从零开始,攻克难关。
“他是那一批员工里最刻苦也是最勤快的。”时任铜箔三、四工场副场长李超回忆说。在一年多的学习时间里,程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当学习结束后,只剩两名员工选择继续坚守表面处理工段,程凯便是其中的一员。
学成归来后,程凯马不停蹄地投入新项目设备安装。面对两台从未接触过的进口处理机,国外厂家的安装人员只能介绍基础功能,实际使用难题层出不穷。但程凯没有丝毫畏惧,他迎难而上,主动牵头开展国产化适应性改造。
在设备保养方面,程凯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保养方法。通过这套方法,他将单价高达20万元一根的镀银导电辊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一倍,为该公司节省了一大笔设备成本。同时,他还对导电辊压辊升降方式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过去操作烦琐、耗人力、弹簧易松动的老问题,让设备运行更加稳定高效。新项目投产以后,程凯凭借着出色的表现,顺理成章地被提拔为表面处理工段长。
“有问题找凯哥!”这是他手下的班长钱矿兵对程凯的评价。程凯刚接手一期表面处理工段时,2号处理机成了大家的“心病”——起折、脏印问题频频出现,产量上不去、不良品堆积。大家都说这台机器“水土不服”,没人能“治”。但生箔工序仍在源源不断送入铜箔卷,表面处理设备“掉链子”直接影响到工场的生产节奏。程凯立下决心:“必须把它开起来!”
此后1个多月,程凯几乎住在了车间。凭着电工时期积累的设备调试经验,他调程序、校张力锥度、换辊子,常常在处理机槽下守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2号处理机的起折和脏印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不良品率较调整前降低了近70%。
无独有偶。该公司二期工段4号处理机机长期被“红点问题”困扰,工段试了多种方法未能解决。程凯临危受命,调换至二期工段。程凯蹲守设备观察了整整一周,终于发现症结。他连夜画出改进草图,带领团队优化工艺管道。改造完成后,“红点问题”大大改善,4号机的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
“他不仅自己会干,还特别会教。”钱矿兵介绍。程凯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因此,他总是把调试参数、故障判断方法等整理成详细的《操作手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他还手把手地教同事们操作设备,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工段的技术水平水涨船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从操作“门外汉”到电工班长,从表面处理的“新兵”到技术攻坚的“领头雁”,程凯用“敢从零开始”的钻劲、“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创新突破”的巧劲,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身上那股“积极解决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精气神,也成了该工段最宝贵的“传家宝”,激励着这个团队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