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00亿元——湖南有色集中采购交出降本增效亮眼答卷
2025年11月24日 10:11 5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常鸣
近日,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有色”)本部集中采购金额成功突破100亿元,重点原料加工费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物资及服务采购成本平均较预算降低10%,物资采购累计降本金额超4000万元。这是湖南有色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五矿关于二级单位由平台公司向运营主体转变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穿透式经营管理,在推动供应链变革、保障产业链安全与实现降本增效征途中迈出的坚实步伐与交出的可喜答卷。
顶层擘画
构建穿透式管理架构
变革始于顶层设计。湖南有色下属企业业态多元,涉及矿山、冶炼、加工、贸易等,采购物资种类繁杂。过去,各企业“分头采购”,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并存在管理风险。要落实集中采购覆盖平台多企业、多种类,实现从“分散自主”到“握指成拳”的转变,湖南有色面临着从无到有的挑战,一场以穿透式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升级管理大幕由此拉开。该公司上下高度重视、迅速响应、高效行动,创新构建“穿透式”集中经营管理架构,从制度、组织、流程管控三方面层层发力,确保集中采购工作扎实落地。
在制度方面,湖南有色制订了《湖南有色集采目录》《采购计划管理要求》等13项制度及管控要求,迅速搭建起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整理近3年的采购物资,梳理出常用采购物资编码超2000条,并全面理顺各企业采购计划管控流程;制订标准统一的采购文件、合同模板等,为集中采购打下坚实的合规基础;以“保合规、控风险、强协同、降成本”为目的,通过选取对企业生产、利润影响较大的物资原料开展集采,为集中采购制订规则、划定边界。
在组织方面,该公司成立供应链管理部,形成“计划全面管理—重要业务集中执行—其他业务集中监管—持续优化”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协调解决跨企业协同、平台对接等问题,确保采购业务“不绕弯、不脱节”。
在流程管控方面,抓住采购计划分交这一“牛鼻子”,在中国五矿集团供应链管理平台上实现采购计划全流程线上审核,从源头掌控各直管企业的采购需求,做到不让一单采购业务绕过供应链管理部门的管控。这一创新做法成为该集团内首创,有效杜绝了各企业分散采购。
策略破局
规模优势转化为实在效益
有了坚实的架构,更需要精准的策略,才能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面对各企业不同物资、不同需求的采购难点,湖南有色夯实运营主体责任,灵活运用三大策略,全力推动集中采购工作,有效实现降本与增效目标。
规模化采购,聚合力量破局“强势卖方”。针对炸药、雷管等卖方属性强、降本难度大的物资,公司打破企业壁垒,统筹所属多家不同区域的矿山企业采购需求,由本部层面统一进行市场调研和商务谈判,实行“统谈分签分付”,通过发挥规模化采购优势,采购成本同比大幅下降。
以大代小+化零为整,激活“小订单”降本潜力。针对各类辅材、化工原料等物资采购的“散、杂、小”问题,该公司通过全面排查近3年来的采购物资,梳理不同企业的同类采购物资,以“化零为整”整合各企业的零散需求,以“以大代小”让采购量小的单位共享大订单的价格优势,通过对同一物资统一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付款标准等解决同物不同标的问题。如液碱采购通过统筹下属8家企业采购计划,采购价格创近3年最低;钢材采购整合下属5家企业单月176条分散采购计划,降本效果明显。
技术参数标准化,让设备采购“透明化”。面对设备采购因技术参数不统一、不透明、地域壁垒高等问题,该公司从源头规范管理,要求所有设备采购计划必须明确技术参数、规格型号,非标设备需上传详细图纸与安装要求,彻底打破“信息不对称”。此举吸引了全国范围内更多的供应商,特别是生产厂家的直接参与,通用类设备采购降本明显。
数智赋能
激活集采“新引擎”
100亿元集采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湖南有色将“数字化企业大脑”建设与供应链管理深度融合,实现采购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为集中采购安装了高效、透明的“新引擎”。
在线上化方面,从采购计划编制、招标文件确认,到合同审签、业务沟通,全流程在供应链管理平台与OA系统完成,平均审批时效提升50%以上。
在智能化方面,将集采数据与评标监督嵌入“数字化企业大脑”,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采购进度、价格趋势、合规风险。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本部与直管企业评标室实现视频直连,评标现场情况可实时推送至公司数字化企业大脑平台,跨企业评委还可通过平台远程协同评标。这既提高了评标效率,又保证了过程公正。
突破100亿元,是量变,更是质变的开端。展望未来,湖南有色将持续深化集中采购及集中经营管理,不断优化供应链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贡献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