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初心如磐 “矿业立局”再谱新篇——华勘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纪实
2025年11月11日 10:4 172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罗娜 曹洪桃 刘鑫福
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在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华勘局”)引发强烈反响。华勘局广大地质工作者深刻共鸣、凝聚共识:“我们都是收信人,更是答卷人。”
3年来,回信精神跨越山海,在祖国山川之巅、在东南亚热带雨林、在非洲广袤草原、在南美深邃井下——在华勘人涉足的每一处项目深深扎根并蓬勃生长。在华勘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华勘局锚定“矿业立局”核心方向,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勇毅前行,在找矿突破、技术方法和机制模式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书写出新时代地质报国的“华勘篇章”。
“十四五”以来,华勘局积极响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国家战略性找矿、自有矿权增储上产以及商业勘查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都收获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近3年,华勘局地矿产业规模实现30%以上的增长,实施地勘项目300余个,其中14个为国家战略性矿产项目,新增资源量达中型规模10个、大型规模9个,为国家资源储备注入强劲的“华勘动力”。
战略先行:锚定“矿业立局”航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清晰的战略目标是行动成功的前提。华勘局坚定不移地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自觉站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局的高度谋划工作,锚定“矿业立局”战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路径创新为手段,推动地矿工作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更具靶向性、彰显实效性。
2023年,华勘局召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研讨会,将重振地勘主业宏观目标细化为6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整合全局优势资源,系统谋划实施路径。
2024年,华勘局成立矿权专班,召开地勘工作推进会,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全要素支持、全方位保障,构建“勘查为本、开发为要、内外联合、探采一体”的资源勘查开发体系,着力打造地矿全产业链条。2024年12月,华勘局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会,构建战略使命体系,将强化资源主业、提升矿业综合实力、深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摆在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
2025年初,华勘局召开地矿工作会,进一步明确做好“三个统筹”“三个一体”(统筹推动矿权矿山一体突破、统筹推动公益市场一体发力、统筹推动软硬件实力一体增强),全力推动金、铜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实现突破,力争在3~5年内自主新建1~2座矿山,获取2~3宗优质矿权,着力构建资源梯次开发新格局。
从实践落地看,战略部署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任务细化到体系构建,从改革深化到格局重塑,从重振地勘主业雄风到强化地矿全产业链条,对地勘发展周期性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更加深化、向一体化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的目标更加清晰,全面系统推动“矿业立局”已成为华勘局实现高质量经济倍增的必由之路、核心引擎、根本遵循。
全域织链:
构建全产业链开发格局
华勘局贯彻落实“矿业立局”战略,关键在构建“探采选冶销”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从单纯勘查向资源基地建设、矿山开发及矿产品贸易的全方位拓展。
华勘局以自有矿权增储上产筑牢资源根基。老挝爬奔金矿攻深找盲增储勘查成效明显,新增金资源量超5吨。内蒙古赛汉铅锌银矿探获中型规模铅锌资源。深耕安妥岭钼矿勘查工作,推动达大型规模,其外围发掘较好金矿潜力。
以在产矿山提质增效激活开发动能。华勘局全力推动老挝爬奔金矿增储、优采、精选、降本、细管,3年处理矿石量超60万吨;持续优化沽源铀业生产工艺,将钼综合回收率从40%提升至78%,启动二期扩产;深化地质产业援疆,新疆卡拉盖雷铜矿稳步推进,预计2027年投产。
创新矿权运营多点发力。华勘局设立专项资金,对25宗矿权实行“一矿一策”管理;发挥区域中心辐射作用,加快在新疆、中亚、赞比亚等地获取优质矿权;着力培育金铜矿产品贸易链。
矿权、资源、矿山一体发力,华勘局推动产业发展由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单一模式,向覆盖“探采选冶销”全链条的一体化模式战略转型,实现从提供初级服务向掌控核心资源、主导产业流程、分享终端利润的根本性转变。
全球布局:
筑牢国家资源安全屏障
立足“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华勘局推动高质量经济倍增的特色路径,更是践行找矿立功使命职责的有力抓手。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华勘重点推进资源开发与市场布局,已形成以亚非拉为核心的海外市场格局,并构建起“技术服务+资源开发+资本运营”三位一体的海外发展模式。目前,华勘局海外营收占比已超总收入的20%,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围绕国家战略资源需求,华勘局在老挝探明钾盐(KCI)资源量超1亿吨,在津巴布韦提交超大型锂矿勘探报告,在塞拉利昂探获锂资源量122万吨,在尼日利亚探明钽铌锂矿资源量超200万吨,同时,在巴西、圭亚拉等国开展铌钽矿、铜矿等勘查服务,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华勘力量”。
华勘局深化央地企的海外联动,与中建六局、中铁十八局、中国海外工程公司、矿冶科技集团等央企强化战略协同、锚定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核心赛道;与华钢、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龙头企业强化业务联动、在刚果(金)累计提交铜资源量超1000万吨,成效显著;与高能环境、陆石投资、钧源投资等民企强化要素协同,推动资源和资本深度融合,全力推动构建“技术—资源—资产—资本”良性循环。
创新驱动:
培育发展找矿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驱动,关键是质效提升。华勘局立足70年技术积淀,构建起“找铁拿手、找铜在行、找金专长、找核特色、找水硬核”的勘查核心技术体系,并以智能化、绿色化引领勘查技术装备革新。
在“找铁拿手”领域,华勘不断刷新资源勘探格局: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勘探提交首期超20亿吨的世界级大型富铁矿资源;通过杨营铁矿深部勘查、河北安盛铁矿、闫庄铁矿等项目,累计新增铁资源量4.6亿吨。
在“找铜在行”赛道,华勘持续激活多元找矿潜力:在中非铜矿带新含矿层中成功发现大型铜矿;在西天山发现角砾岩筒铜矿及深部找矿潜力,目前正推进一座中型矿山建设。
“找金专长”则成为华勘局构建良性矿业发展生态的关键抓手,自有金矿权形成“以探促采、以采养探”的内生良性循环。
在“找核特色”技术创新上,华勘局实现关键技术难题突破。在新疆某铀矿调查项目,华勘局创新应用“空—地—深”一体化探测技术,成功圈定2处高潜力铀矿靶区,新发现1条铀矿体。
而“找水硬核”应用则成为华勘局开拓市场的核心优势。华勘局先后承担玉龙铜矿、中关铁矿等重点矿山找水治水项目,研发的矿山帷幕注浆治水技术,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杀手锏”。
技术创新的落地,离不开装备升级的支撑。华勘局加速更新并部署深部钻探重型装备、快速分析测试系统,引进先进地球物理装备,推广无人机作业模式,推动地质数据数字化管理、成矿预测智能化建模、勘探过程智能化管控,贯通“地质数据—成矿预测—靶区优选”全链条智能化路径,让核心技术体系在智能化赋能下释放更大效能,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精神传承:
“矿业立局”内核动力
“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人的精神坐标,“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与“三光荣”精神深度交融,激励新时代华勘人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10月20日,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首列重载矿石列车,沿新建成的跨几内亚铁路驶向大西洋之滨的马瑞巴亚港的捷报传来,每一位华勘人心中都激荡着难以言表的自豪与荣光。这份自豪与荣光,深植于为国担当的赤城。回首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华勘人以“国有所需、我必前行”的信念逆行出征,以9个月的坚守与奋战,成功提交数十亿吨铁矿资源量,用专业和担当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屏障筑牢关键基石。
作为一支专业的地质勘查国家队,华勘局始终以艰苦奋斗铸本色,以精湛技术立匠心,以矢志坚守践使命。在刚果(金)风雨兼程近二十载,华勘局用行动彰显“披荆斩棘、勇于跨越、挺膺担当、坚韧不拔、和衷共济”新时代华勘人海外拓荒精神。2006年,华勘局以实施刚果(金)绿砂铜钴矿验证补勘项目为起点,先后选派200余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与极端施工环境博弈、在行业低谷中探索突围,向多矿山多业主合作扩张,持续巩固以刚果(金)为中心的中西非根据地,为华勘局海外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和新的路径。
悠悠七十三载,华勘局深厚的地质文化,如深埋地下的矿脉般厚重,如融入血脉的基因般绵长,为“矿业立局”的战略根基注入不竭精神动能。“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找国家急需的矿”,这一地质人共同心声,在山川旷野间铿锵回荡,更化作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勘人接续奋斗。
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新起点,华勘局必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度融入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己任,坚定不移践行“矿业立局”战略,在为国找矿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