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立新功——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地质遥感党支部实现新疆找矿突破

2025年11月04日 14:6 2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520581
野外踏勘

莽莽天山,横亘千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地质遥感党支部扎根一线,把党旗插在找矿前沿,以实干诠释担当,以科技推动突破,在寻找国家急需矿产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新疆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气候更是找矿路上的“拦路虎”。针对多期构造叠加、蚀变类型多样等复杂地质情况,研究院地质遥感党支部成立控矿构造研究小组,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系统开展万分之一野外地质填图、地化剖面测量与探槽编录等工作,重点解析断裂与矿化空间关系。党支部坚持每周召开技术研讨会,实现野外数据与室内研究无缝衔接,为靶区优选提供了充足依据。

冬季严寒、交通阻隔,是项目推进的现实困难。该党支部实施党员责任区制度,将工区划分为3个片区,党员分片负责安全巡查与后勤保障,各片区还配备北斗卫星通讯设备,确保极端环境下的信息畅通。同时,该党支部还建立了“晴好天气抢进度、恶劣天气抓内业”的弹性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人员安全与工作进度。

针对一线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该党支部大力推进“党员师带徒”活动。经验丰富的党员带教青年技术员,通过野外实操与室内复盘相结合,快速提升青年技术人才工作技能。该党支部还主动与当地地质队、牧民沟通交流,借鉴区域成矿认识和构造判识经验,结合内部专家“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构建起“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后续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5名青年技术人员已能独立完成地质编录与异常分析工作,顺利完成30余公里野外调查工作,团队整体技术水平与协作能力显著提升,“党员责任区”与弹性工作制在实践中淬炼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征途未尽,步履不停。下一步,研究院公司地质遥感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地质填图与探槽揭露,精准掌握矿化规律;持续做优“党员师带徒”,助力青年人才成长;不断优化管理模式,筑牢安全屏障,确保2025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国家找矿突破贡献出新的“西北地勘”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