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矿脉筋骨” 铸“大国重器”——中国五矿75年改革发展综述

2025年11月04日 10:44 3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520511
中国五矿拉斯邦巴斯矿山

当你驻足惊叹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阔,可曾追问过钢桁梁上见证着谁的报国初心?

当你仰望鸟巢国家体育场的创意结构和北京冬奥场馆“雪游龙”的蜿蜒壮丽,可曾参透金属经纬空间印刻着谁的科技密码?

当你沉醉于察尔汗盐湖的白色梦幻之境,可曾知晓中华粮仓安全离不开谁的坚强守卫?

…………

这些铭刻在共和国记忆里的时代坐标、映入经典荧屏的奋进史诗,都能在一个肩负着“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的中央企业身上找到共同注脚——这就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

诞生于共和国最需要的时刻,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扑面春风里,奋力闯过崭新世纪的跌宕征程,阔步前行在催人奋进的伟大新时代,今天的中国五矿已发展壮大为连续19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并稳居行业前列的“矿业巨轮”,业务范围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金属矿产、冶金建设、科技产业、贸易物流、金融地产等领域,转型升级为具备金属矿产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全球行业领航者。

辉煌征程:中国五矿的

历史演进与时代跨越

在75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五矿以坚韧不拔的奋进姿态和深耕矿业的执着定力,谱写出一曲与时代同风雨、与家国共前行的奋斗赞歌。自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50—1978年),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建设初期,中国五矿以专业贸易公司的身份应运而生。面对西方各国的封锁禁运,中国五矿人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凭借顽强毅力与胆略智慧,在重重困境中开辟出一条贸易通道,成为新中国金属矿产品、五金制品及建材等进出口贸易的核心枢纽,不仅有力保障了国内工业建设的物资需求,更为打破外部经济封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特殊历史时期为国家经济建设筑牢坚实的物资供应防线。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年),中国五矿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先锋企业之一,积极拥抱市场经济浪潮,大胆探索多元化、实业化发展路径,不断拓展业务版图。通过战略布局、资源整合,中国五矿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逐步实现从单一业务向多元经营、从传统贸易向实业投资的转型跨越,在国际金属矿产领域崭露头角,初步建成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中国五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深入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紧紧围绕资源保障体系构建,加速推进以重组并购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在全球金属矿产领域率先打通从资源获取到勘探勘查、设计施工、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通道,全面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同时,中国五矿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注入五矿动能、贡献五矿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顶梁柱”作用充分彰显,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

中国五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国五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做到“两个一以贯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按照“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16字标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中国五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努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表率。

围绕构建全球化、一体化的资源供应保障体系,中国五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动以重组并购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自2014年起,中国五矿先后成功收购当时世界最大在建铜矿项目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非洲前十大在产铜矿之一的博茨瓦纳科马考铜矿等,自主设计、建设并运营了产量位居世界前十的澳大利亚杜加尔河锌矿,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12月,中国五矿与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在全球金属矿业领域率先打通从资源获取到勘探勘查、设计施工、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通道,企业规模更大、业态更丰富、抗风险能力更强。

中国五矿通过持续深化、强化思想文化融合、队伍融合、业务整合与管理融合,全面构建并持续强化全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链全力推进“链长链主制”,制订“共链”行动方案和发展倍增计划,进一步将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转化为多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为加速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25年2月,中国五矿与青海省共同组建的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中国五矿主动扛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保障国家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的责任担当,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征程中又一次迈出了重要一步。

画像寻心:

中国五矿的发展成就与精神密码

75年来,中国五矿在稳增长中筑牢根基,在抓创新中激活动能,在强产业中厚植优势,在促改革中释放活力,在防风险中稳健前行,在保安全中守护底线,在强党建中砥砺初心,用奋斗与担当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矿业报国史、矿业强国史。

稳增长:夯实发展根基,铸就中流砥柱

从计划经济时期执行国家指令性任务的经营机构,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以机制变革丰富了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的渠道和方式;从蜗居北京窄小胡同普通院落的小公司,发展为境外机构、资源项目与承建工程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以国际化经营合作拓展了“稳增长”的宽广格局;从单纯的贸易业务起家,到金属矿产、冶金建设、科技产业、贸易物流、金融地产领域多点开花,以全产业链一体化、多产业协同集聚“稳增长”的系统性合力;从不曾拥有一座矿山、不曾生产一吨矿石,到成功收购运营30多座境内外矿山,以资源战略深入实施保障“稳增长”的资源供给;从1950年实现出口创汇5137万美元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五年规划期”营业收入从“十五”的3858亿元、“十一五”的9008亿元、“十二五”的16170亿元到“十三五”的27728亿元,再到“十四五”前4年的35163亿元,实实在在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五矿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的强大支撑力。

“大块头”要有大担当,“大块头”才有大担当。当前,中国五矿坚持以高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层层推广阿米巴经营模式,坚持算账经营创效、精细管理增效、改革创新提效,压茬落实各项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不断扛牢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彰显更大担当,一如既往当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顶梁柱”“稳定器”和“压舱石”。

抓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勇攀科技高峰

中国五矿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大局的核心地位,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强化增量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发挥创新机制支撑作用,努力解决“卡脖子”难题,不断将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领先效益。

中国五矿于2024年7月成功获批牵头建设我国矿产资源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中国五矿共拥有19家转制科研设计院所、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48个国家各类科技研发平台,200余个省部级科技平台,科技人员3万人,有效专利6.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2万件,PCT专利634件,国家科学技术奖203项,中国专利奖103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有力发挥了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中国五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矿产资源勘探、深部采矿、深海采矿、复杂多金属矿采选及关键装备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了绿色、低碳、高效的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体系,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为资源保障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依托有色冶金和黑色冶金的全产业链整合集成优势,在有色金属高效冶金、绿色低碳氢冶金、冶金数字智能化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有力推动中国冶金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迈进;始终站在绿色节能领域前沿,在污染治理、绿色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研发,有效实现绿色节能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在硬质合金材料、超高纯硅基电子材料、超高纯石墨材料、钒液流电池材料、钪基电介质粉体、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超高功率型三元正极材料、盐湖卤水绿色提锂等方面,突破高端印制板用硬质合金微型钻头技术等多项“卡脖子”难题,持续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形成了从资源到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以及资源回收的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布局;依托多年在基本建设领域形成的技术优势,大力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大型体育场馆、市政道路桥梁、大型游乐设施、智能化建造等领域形成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出基本建设领域众多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产品和优质品牌。

促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释放体制活力

中国五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令人振奋,多次获评国务院国资委改革考核A级企业。

中国五矿持续优化完善“三清单一流程”,强化党组(党委)前置研究把关定向、发挥领导作用,推进董事会建设和规范运作、发挥经营决策主体作用,落实经理层职责权限、发挥作为执行机构的作用,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整体效能;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严格落实“会前沟通—专委会审查—董事会审议”三级程序科学决策,并确保决议落实落地,有力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经营发展;建立对不同下属企业的差异化精准化授权放权管理,积极探索集团管控下的企业自主经营模式,加快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使各级各类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持续加大“两非”“两资”专项处置出清力度,大力压减法人层级和管理层级,进一步理顺管控体系,全面完成“控股不控权”问题清理;一批子企业成功跻身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名单并获评标杆企业……

改革永远在路上。中国五矿将始终把牢国企改革目标、重大原则与方向,以“知不足”和“不知足”的改革决心,落实落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完善制度流程规范,有序推进2025“管理规范年”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收官,持续提升管理规范化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将自身打造成充满活力、更有效率的市场主体,更好地适应全球矿业竞争格局,释放发展潜能,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五矿经验”。

未来已来,接续奋斗。

中国五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坚定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大力弘扬“实干、干实”工作作风,紧紧围绕聚焦战略定位、增强竞争优势、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党建引领保障,推动“十五五”接续启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