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技能竞赛强引擎 转型升级促发展

2025年10月30日 10:46 3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又是一个深秋,又是一场比拼。10月17日,通辽市绿电铝行业化学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在霍林郭勒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市8支队伍的30名选手齐聚赛场,同台竞技。在选手专注目光和精准操作背后,映射的是霍林郭勒市这座资源型城市向“中国·绿电铝之城”转型的生动探索和长远规划。

以赛促练

工会搭台培育产业精兵

此次竞赛由通辽市总工会、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通辽市委员会、通辽市妇女联合会主办,霍林郭勒市总工会承办,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协办,构建了“工会搭台、企业支持、职工唱戏”的育人新模式。

竞赛设置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两部分,其中实操考核聚焦“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合金元素含量”与“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两项核心技能,全面检验选手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规范操作水平和数据分析精准度,这些看似基础的操作,正是铝产业迈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石。

赛后,霍林郭勒市同步开展了劳动铸梦·奋进新征程“创业者之歌”文艺晚会,并在现场为获奖选手和集体颁奖,充分彰显了对产业职工的崇高礼遇。

双轨育人

多维构建人才成长通道

从装载机司机、电铲司机比赛到铝电解工竞技,这场化学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在霍林郭勒市并非孤例。近年来,霍林郭勒市正逐步构建多工种、多层次的技能竞赛体系。

2024年6月,工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新能源体系”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在霍林郭勒市召开,现场进行了电铲司机技能竞赛。202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铝电解工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在这里激情开赛。同年10月,霍林郭勒绿电铝工匠学院升级为内蒙古绿电铝工匠学院。

以赛事竞技为突破点、工匠学院为孵化地,多维搭建的人才成长通道正逐渐形成,既依托比拼激发人才潜能,又通过学院系统化培育夯实人才专业基础,形成“赛学融合”的双路径培养模式,为“中国·绿电铝之城”建设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进一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赋能

助力工业小城转型升级

霍林郭勒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坐落于此。

过去几十年,这里探索出一条“煤发电、电炼铝、铝精深加工”的协同发展路径。面对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偏高、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占比突出的挑战,霍林郭勒市坚定选择了向“绿”而生,向“新”而行。

发展煤电铝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必答题。霍林郭勒市委副书记、市长嵇海洋在2025年(第六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宣传推介中这样介绍:“面对机遇和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霍林郭勒市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充分发挥“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独特优势,以增量配电改革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新能源与铝产业协同发展。围绕“中国·绿电铝之城”目标,霍林郭勒市现已争取新能源指标521.3 万千瓦,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绿电供给能力的持续增强,为霍林郭勒市的铝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目前,霍林郭勒市原铝产能已达到270万吨,占全国的6.5%、内蒙古的45%。

霜秋十月,硕果可期。在这场秋日的竞技场上,选手们展露精湛技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仅为提升专业技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新的精彩篇章,更以实际行动为霍林郭勒的绿色转型注入了蓬勃的工匠力量。

行走在今天的霍林郭勒,草原上的白色风车与蓝色光伏板,正与传统工业景观交织成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画卷。从“煤电铝”到“绿电铝”,这座草原工业城市的转型之路正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