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工作装上“科技芯”——铜陵有色矿产资源中心以科技创新驱动找矿工作侧记

2025年10月20日 11:22 2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519963
钻探人员正在观察钻机运转情况

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战略布局中,铜陵有色矿产资源中心作为其旗下唯一一家地质勘查单位,近年来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力,勇担资源保障“排头兵”重任,将找矿突破的科技篇章,书写在大地深处。

科技突破 人才为本

近年来,该中心高度重视人才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引进博士的“头雁”效应,汇聚优秀技术骨干,精心构建起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与科技人才成长梯队。目前,已建立“铜陵大型资源基地接替资源研究”和“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铜矿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勘查研究”两个A类团队,以及“沙溪铜矿负410米中段以上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防治研究”一个B类团队,为深部找矿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其中,“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铜矿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勘查研究”项目意义重大,该项目要在千米井下实施2000米深部科研钻探,在国内大型金属矿山中率先探索深部第二找矿空间,为揭示深部地质构造与成矿规律积累宝贵数据,也为该中心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唯做难事 才有所得

面对这一深边部资源勘探难度大挑战,该中心坚持开放协同的创新路径,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2023年以来,该中心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长沙矿山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展项目十余项,成效显著。针对冬瓜山铜矿深部矿体类型复杂、选矿指标波动大的问题,该中心通过联合攻关构建“地质—采矿—选矿”的一体化优化机制,有效提升工艺流程稳定性与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目前,该中心已累计申报“钻机卷扬导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等专利11项,其中,6项获得国家授权,为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联合攻关 硕果累累

该中心积极协调,联合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南大学、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共同组建“安徽省深部资源勘查工程研究中心”。此平台经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设立,聚焦深部成矿理论、资源预测、地球物理探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部分技术装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依托该平台积极对接行业前沿成果,显著提升了解决深部勘查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该中心地质工作与信息化、智能化融合也在大力推进中。通过引入三维建模、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工具,构建矿山地质实体模型,实现对矿产资源储量的精准预测与动态管理。此项技术应用如同为地质人员装上“透视眼”,极大提升了找矿定位的准确性与决策效率。

近年来,该中心地质找矿能力持续提升,累计探获新增铜资源量32.5万吨,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安徽庐江沙溪矿区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与增储》等多个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和铜陵有色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奖。

面对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号角,该中心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犁,向地下深部不断掘进,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夏富青 王慧玉 邵风雨)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