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昆仑之巅闪耀——江西省地调院矿产所新疆分院找矿工作纪实
2025年10月20日 11:22 11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郑晓丹
项目组正在进行钻探地质编录
江西省地调院矿产所(以下简称“矿产所”)新疆分院,在克州、阿勒泰、吐鲁番3地设立项目组。这支平均年龄仅27岁的青年地质队伍,毅然投身边疆,将青春热血挥洒在雪山之巅、戈壁深处。半年时间内,他们成功圈定4处成矿远景区,发现9处矿(化)点,用找矿报国的丰硕成果在西部边陲绽放出最绚丽的青春光芒。
“让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磨砺意志”
在矿产所的档案室里,静静存放着一份特殊的“援疆申请书”。工整的字迹饱含深情:“作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郑重请求组织批准我加入援疆队伍,让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砺意志……”这是技术人员袁礼洪在首次援疆申请被拒后,再次递交的请战书。
矿产所领导考虑到他身体单薄,怕他难以适应新疆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同意他的首次申请。但袁礼洪没有放弃,再次递上的请战书字字铿锵,句句恳切。这份真挚的决心最终打动了组织,袁礼洪如愿加入了新疆克州阿图什项目组,和其他队员一同开始了帕米尔高原上的找矿征程。
克州阿图什项目工作区位于祖国西陲的帕米尔高原东北缘,山势险峻、沟谷深切,部分区域终年积雪。该项目组成员每日从海拔2600米的山脚开始向上攀登,一路穿越陡坡沟壑,直奔山顶海拔3800米的地质调查点。
山区天气变幻莫测,骤雨、飞雪甚至冰雹说来就来。一旦天气突变,队员们需立即取出防失温锡纸雨衣紧紧裹住身体,在岩壁下静静等待。“上山一趟不容易,大家都想抓紧时间多干点活。”该项目组组长游伟华说。他们经常坚持采样和编录,直到任务完成才下撤。
由于新疆天黑较晚,这支队伍通常赶在晚上10点天色黑透前才下山。返程之路同样充满挑战——山势陡峭、多悬崖峭壁,上山时背的干粮和水,下山时换成了几十斤重的岩石样本,每一步都需踩得稳、抓得牢。
夜幕低垂,项目组驱车返程,星光为这些年轻的地质人亮起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他们为国找矿的坚定征途。
“条件虽然艰苦
但找到矿非常有成就感”
在阿尔泰山脉西北段的低山丘陵区,晨曦刚刚洒向连绵的山脊,阿勒泰哈巴河县沃多克金矿项目组的成员们已手握地质锤,开始了新一天的金矿详查工作。这片静谧的山地,正是他们追寻大地宝藏的主战场。
“快看,这条石英脉地质特征典型!”队员凌国卿兴奋地喊道。队员们立即围拢过来,仔细记录地质界限点,不放过任何蚀变痕迹。石英脉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那是金矿最直观的找矿标志。
探槽开挖现场,铁锹与岩石碰撞发出铿锵之声。“一锹一锹来,注意蚀变带延伸方向。”组长余星一边指导,一边仔细追踪矿化线索。刻槽采样时,队员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每一份样品都仔细编号封装。
“我觉得这个矿体圈定还需要斟酌。”当有人提出疑问时,队员们立即围成一圈展开讨论,各抒己见。遇到难题时,他们通过远程电话求教:“林总,我们遇到了工业指标认定的问题……”信号时断时续,但求知的热情始终相连。
夕阳西下,队员们背着沉重的岩样踏上归途。虽然身体疲惫,大家的交流却格外热烈。“条件确实艰苦,但找到矿非常有成就感。”身旁的队友点头接话,“瞧,今天采的这些样品,说不定真能打开一个新的找矿突破口。”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畅谈中渐渐忘却了肩上样品沉甸甸的重量。
“风沙再大
大不过江西地质人的闯劲”
“风沙再大,大不过江西地质人的闯劲。”矿产所新疆分院负责人王凯表示。刚刚从非洲几内亚项目归国的他,毅然踏上了奔赴西北边陲的征程,肩负起组建新疆分院的重任。
王凯带领项目组驻扎在吐鲁番一片苍茫的无人区深处。在这里,每一滴水都比黄金更加珍贵。日常洗漱只能用当地的盐碱水,洗完后皮肤上会凝结一层细白的盐晶。每个周末,他们都要专程驱车前往150公里外的乡镇,痛快地洗一次淡水澡,顺便采买未来一周的生活物资。
出野外的日子,每人仅带4瓶矿泉水。这不是因为供给不足,而是出于科学的“负重计算”。“回程最多时要背回50斤样品,我们必须提前为此留出重量空间。”队员邹俊解释。在灼热的烈日里,他们精打细算地分配每一滴水,抿一小口,润一润干裂的嘴唇;再抿一小口,缓解几乎冒烟的喉咙。这些年轻的地质人用理智约束着本能,维系着身体与意志的平衡。
队员们依靠GPS定位,用对讲机保持联络,“绝不能走散”是他们野外作业的铁律。当沙尘暴袭来时,黄沙漫天,天地昏暗,队员们迅速找掩体躲避,静待风歇;到了夜晚,怒吼的狂风仍不停歇,十级以上大风摇动着铁皮屋,床铺随之微微震颤,仿佛戈壁夜曲中沉重的节拍。
尽管环境艰苦,热情却未减退。“欢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到美丽新疆!”王凯在新队员欢迎会上的话语激情洋溢。今年,矿产所在新入编的6名硕士研究生中,挑选了3名派到新疆分院锻炼。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们将接过地质报国的接力棒,与其他地质队员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