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需求分化 锑价降幅收窄
2025年10月20日 11:22 18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李晓杰
中国铅酸蓄电池出口(万个,%)
2025年1—9月锑价变化情况 (截至9月30日)
2025年1—9月欧洲锑锭价格走势图(截至2025年9月30日)
9月,在供需博弈的背景下,锑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但锑精矿供应整体偏紧与战略资源属性强化基本逻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锑价的偏强运行仍有较强支撑,考虑到前期已经经历了较大幅度回落,预计锑价将在当前位置止跌回稳。
1—9月,锑价经历大幅上涨后,显著回落,但价格中枢整体上升。随着春节假期后企业的复工,冶炼厂惜售挺价意愿较强,市场供应相对偏紧。2月中旬以来,锑价开始企稳并快速大幅反弹,尤其是3月以来,国内锑价连续拉涨且不断创新高,但4月中旬以来,国内锑价明显回落。三季度以来,锑价整体仍延续跌势。截至9月底,国内锑精矿平均价格为16.73万元/金属吨,同比增长60.19%,其中,最高价格为21.4万元/金属吨,最低价格为12.1万元/金属吨;锑锭平均价格为19.25万元/吨,同比增长53.91%,其中,最高价格为24万元/吨,最低价格为14.2万元/吨;氧化锑平均价格为17.16万元/吨,同比增长55.48%,其中,最高价格为22万元/吨,最低价格为12.8万元/吨。
出口方面,1—8月,我国没有出口锑矿砂及精矿,仅出口氧化锑4922.6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9.04%,其中,8月出口198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4.16%;1—8月,我国出口锑锭307吨,较去年同期下降87.12%,其中,8月出口40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0.53%;1—8月,我国出口未锻轧铅锑合金(锑主要元素)2362.1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8.46%,其中,8月出口307.5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6.94%。
进口方面,1—8月,我国进口锑精矿24449.9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3.10%,其中,8月进口锑精矿4376.9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54%;1—8月,我国进口未锻轧铅锑合金(锑主要元素)25236.6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8.47%,其中,8月进口4403.2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6.86%。
今年以来,国内锑下游应用领域发展形势总体良好。1—8月,主要应用领域产量都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合成橡胶、太阳能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产量都实现两位数以上的上涨。
铅酸蓄电池出口延续下跌态势。受海外关税等影响,8月,我国出口铅酸蓄电池1248.6万个,同比下降24.5%,当月出口数量处于近年来同期较低水平;1—8月,累计出口铅酸蓄电池超过1.04亿个,同比下降11.1%。
美国锑业公司获美国军方2.45亿美元锑锭采购合同。美国锑业公司(UAMY)与美国国防后勤局(U.S. Defense Logistics Agency)达成一项重要合作——获得后者一份金额达2.45亿美元的独家来源(sole-source)5年期合同,合同标的为锑锭,最终用途是补充美国国家国防储备(U.S. National Defense Stockpile)。通常而言,美国政府机构采购多采用公开招标形式以保障公平性与成本优化,但此次选择“独家来源”模式,背后大概率存在两个方面特殊考虑:一方面,锑作为稀有金属,全球优质资源分布集中,而美国本土具备规模化锑锭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有限,美国锑业公司是少数能满足军方质量标准、产能稳定性要求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国防物资采购对时效性、供应链安全性要求极高,选择已验证的本土企业直接合作,可避免公开招标的流程损耗,同时降低依赖海外供应商可能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而5年期的长期合同设计,体现出美国国防后勤局对锑锭供应稳定性的长期需求——国防储备补充并非短期行为,需通过中长期协议锁定供应,避免因市场价格波动、企业生产调整导致的供应中断。由此来看,美国政府此次采购行为具有鲜明的国家安全导向。锑虽不像稀土、锂那样频繁出现在新能源话题中,却是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矿产:在武器装备领域,锑可用于制造弹药起爆药、榴霰弹弹体,直接影响武器性能;在军用装备材料领域,锑的化合物(如三氧化二锑)是高效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军用飞机、舰船、车辆的内饰材料及电子设备,能显著提升装备在高温、火灾环境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从美国资源禀赋来看,其本土锑矿资源储量有限,长期依赖进口,这使得国家国防储备的补充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美国对关键矿产“本土化供应”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此次采购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落地——通过与本土企业签订长期合同,既能充实国防储备,又能扶持本土关键矿产产业,形成“储备补充+产业培育”的双重效果。对于美国锑业公司(UAMY),这份合同堪称“里程碑式”机遇,2.45亿美元的5年期合同不仅意味着稳定的营收来源——若按5年均摊,每年可贡献约4900万美元的确定性收入,能有效降低市场需求波动带来的业绩风险。更重要的是,“美国国防后勤局供应商”这一身份将极大提升其市场信誉与行业地位。此外,长期合同也为该公司的产能规划提供了明确指引——为满足合同约定的供应需求,该公司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开采流程、扩大冶炼产能,推动业务从“资源勘探开发”向“稳定规模化生产”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外均无增量资源支撑,其中,国内锑矿产量无显著放量增长潜力和动力,进口锑精矿量整体也出现下滑,矿端整体供应维持偏紧格局。从短期来看,在锑产品价格持续回调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冶炼生产调整或加速,继续加剧供应收缩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国内锑矿资源品位持续下降,且环保监管趋严,产量增长空间整体有限,相对高位的锑品价格也很难刺激矿端产量增长,整体供应偏紧格局短期难以根本扭转。在海外锑价强势运行背景下,资源竞争白热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加大锑矿资源勘探、开发,在建产能多数项目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增量供应缓解国内供应压力,内外价差导致锑矿资源难以有效进入国内市场,短期内对锑矿资源进口扩量并无利好。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外需来看,尽管对美国出口继续下滑,但中国对东盟、非洲、南亚、中亚等非美地区出口增速显著,外贸出口连续6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仍然有较强韧性。此外,日本等政局变化对经贸领域带来的不确定性需进一步关注。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对耐用品消费形成支撑,但须警惕政策退坡后内需面临承压下行的压力,工业企业依然面临利润修复和去库存的压力。另外,临近冬季,空调等家电消费进入淡季,或拖累部分消费。综上所述,宏观因素对锑品需求影响偏中性,近期重大干扰因素相对较少。
总体而言,当前,出口政策调整与关税争端带来的扰动依然存在,但锑精矿供应整体偏紧与战略资源属性强化的基本态势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锑价自三季度以来的持续下行只是冲高后的合理回落,中长期偏强运行仍有较强支撑,特别是在价格显著回落后,国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继续通过灵活调节产量等举措进行适应性调整。建议重点关注全球关税环境变化、国内宏观支持政策加码力度及出口政策调整动向,预计锑价将继续在较高位置宽幅震荡,在中长期稀缺性与战略价值凸显的背景下,锑价或止跌回稳。
(作者单位: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