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监督“探头”筑牢企业健康发展的守护力量

2025年10月14日 10:13 18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纪委监督不是普通的管理环节,而是党内监督的专责力量,是保障企业肌体健康的“免疫系统”。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改革深水区,企业纪委必须回归主责主业,以精准有效的“再监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纪委的监督,不是抽象要求,而是具体行动,要紧扣“国之大者”,看企业决策是否对标中央精神、执行是否遵规守纪,尤其严防“七个有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监督的关键在于推动企业上下时刻与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同频共振,确保发展不偏向、经营不走样。

企业纪委不能沦为“业务监督员”,更不能当“甩手掌柜”。其核心职能是对监督的监督,要精准把握边界,既不干预日常经营,也不放任风险滋生,而是通过督促业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压实党委主体责任,推动“三重一大”决策透明、权力运行规范,发现问题,及时以纪检建议书“敲警钟”“堵漏洞”,实现从“事中纠偏”到“制度预防”的升级。

提升监督效能,要靠方法创新。智慧监督正在成为新趋势,借助大数据分析,从异常数据中发现苗头问题,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与审计、风控、法务等多部门监督协同。今年上半年,全国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41.7万人次,“红脸出汗”渐成常态,抓早抓小已成为监督重要路径。专项治理、谈话函询、嵌入式监督等多元方式,共同织就一张响应迅速、精准发力的企业监督网络。

监督既要有硬度,也要有温度。它不是为束缚作为,而是为规范履职、保护实干,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者撑腰,为改革探索者容错,及时澄清正名,消除诬告陷害带来的负面影响。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整改、完善机制、净化生态,实现“处理一个问题、规范一类行为、提升一域治理”。

企业纪委唯有定准位、履好职,让监督真正长牙带电、贯通有力,才能成为企业行稳致远的可靠保障。这不仅关乎纪律是否严明,更关乎企业能否在新时代肩负起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