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 跨越九年的重逢
2025年10月13日 11:2 4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我与有色报 作者: 胡爱斌
代表团合影
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非矿”)谦比希铜矿地处赞比亚共和国铜带省,是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规模有色金属矿山。2007年2月中旬,我怀揣着几分忐忑与期待踏入了中色非矿的大门,开始了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段新历程。
上班第一天,我为迎接新工作而忙碌了一整天。下午下班时,我正准备离开,目光被墙上一幅集体照吸引。那是一张泛着微黄的照片,一群人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背景是一条欢迎标语。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这是一张9年前我在国内第一个工作单位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赞比亚政府代表团”几个大字下面的英文清晰可辨,那是我当年参与制作与悬挂上去的。
1998年,我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新模式办矿试点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集团”)所属的安庆铜矿担任办公室秘书。6月30日下班前,矿政工部宣传干事略带焦急地跑来问我:“‘热烈欢迎赞比亚政府代表团’英语应该怎么拼写?标语明天要用。”接下来,我协助他完成了标语的翻译,并与他一道将其悬挂在招待所门楣上。
1998年7月1日,我第一次见到了皮肤黝黑的非洲友人。会议交流与矿山井下参观结束后,时任安庆铜矿矿长李周经提议大家合影留念。原本负责摄影的办公室副主任临时有事要离开,情急之下他便“抓住”我,对我进行了紧急培训后将拍摄任务交给了我。我从没想过这张照片会与我今后的人生有任何交集,直到9年后,我与它在异国他乡重逢。
1998年7月,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通过国际竞标参与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复建工作。为了让赞比亚政府相信中国人有能力建设好这座大型地下矿山,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安排了一次实地考察。时任赞比亚矿业部部长西亚穆贾耶率政府代表团,来到了当时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国内地下矿山建设先进水平的安庆铜矿。这次访问,不仅让赞比亚政府看到了中国的技术实力,也坚定了他们与中方合作的信心。此后,一批来自铜陵有色集团成员企业从事矿山采选冶及机加工的管理和技术骨干,跨山越海来到了赞比亚,协助中色股份开展谦比希铜矿复产和建设工作。其后,我仍然在安庆铜矿工作,偶尔将领导和同事们在赞比亚的创业故事与见闻编辑在简报上,供大家了解遥远土地上的艰苦、不易与荣耀。
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动。这张照片拍摄2年后,我先后被选调到铜陵有色集团办公室担任秘书3年、被推荐到国务院国资委借调工作3年,最终应聘来到赞比亚中色非矿综合部,成为主持工作的副经理。2007年2月,我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协助中国有色集团完成接待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一行的重要任务后,便赶往400多公里之外的谦比希铜矿,正式投入新的工作。在那里,我与这张拍摄于9年前的照片不期而遇。
如果没有参与制作那条标语、没有接受摄影任务,如果照片没有被带往赞比亚,如果我在后来的任何一次职业选择中停留……那么,我与中色非矿的故事,可能真的就会在9年前那个普通的夏日戛然而止。
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瞬间,每一次看似毫无关联的选择,都可能成为未来某段旅程的伏笔。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很多时候也不一定都有自主权,必须随时面对选择与被选择,但取舍的标准很重要,它像罗盘一样为每一个生命指引航程。而我,何其有幸,能够在这个“罗盘”的指引下亲身参与到这项中非合作共赢的海外资源开发的伟大事业中来。《中国有色金属报》,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中最忠实的记录者、最温暖的同行者。作为它曾经的通讯员,有幸在它创刊40周年的今天,将这张泛黄的照片连同这段跨越时空的故事,献给这份承载了无数行业记忆的报纸——愿它继续执笔为剑,记录时代,照亮前路。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