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推动锂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25日 11:13 38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张雪卉
9月19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分论坛——构建锂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举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会长李宇圣,遂宁市委副书记李胜,有色协会稀有稀土部主任彭涛,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前等出席会议。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嘉宾围绕锂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建言献策。
李宇圣指出,锂产业作为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1—7月,我国锂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下游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持续提升,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但锂行业同时面临价格波动、产能利用率低等挑战。他表示,行业协会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锂产业协同发展。
有色协会锂业分会秘书长吴艳华进一步分析,在当前锂价下,外购原料的企业普遍亏损,仅少数自有资源企业略微盈利。为此,她提出4点发展建议:一是加大国内锂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二是加强政策协同与产业协作;三是鼓励开展技术创新;四是全面推进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今年8月,锂业分会发布的《锂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已明确合规经营、加大研发投入等九项行动纲领。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处长、研究员崔荣国指出,全球锂资源分布呈现“八大成矿带”格局,前五国储量占比超80%。在生产端,2024年,澳大利亚、智利、中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虽为第三大产锂国,但锂电池产量占全球八成,形成“进口—加工—出口”产业链模式。此外,南美“锂佩克”拟推高锂价,或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构成挑战。他表示,中国需警惕资源分布不均风险,加强海外布局与产业链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成为论坛焦点。西藏多美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徐宏坤展示的“电池热失控防护系统”,其防火涂膜与板材组合可隔绝1300℃高温,在UL9540A测试中实现燃烧箱1372℃下目标箱温度<140℃,成为全球首个通过该指标的系统。他表示,该材料已应用于PACK层级,未来将拓展至储能箱系统。
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于亚楠表示,固态电池虽具有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优势,但成本过高将制约发展。其中,固态电解质占材料成本的80%,而硫化锂作为核心原材料,成本下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四川万邦采用新工艺,使硫化锂纯度达99.9%~99.99%。该公司眉山百吨级产线预计10月初调试生产,随着规模扩大,硫化锂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助力固态电池2030年大规模应用。
面对价格波动,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期现事业部经理刘逸斌提出“期货+现货”风险管理方案。以8月份碳酸锂市场为例,企业可通过“现货采购+期货空单”组合,在基差回归中锁定利润。他表示,企业需坚守套期保值初心,避免混淆保值与投机。
成都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新材料中心副主任张喜翠介绍,国家锂电质检中心遂宁、成都两地已实现全链条检测能力,覆盖原材料理化分析、电芯安全测试及回收材料验证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国强呼吁加强人才储备,建议通过“考研+招聘”双轨制,联合企业定向培养材料研发、质量检测等专业人才,弥补产业升级中的技能缺口。
本次论坛汇聚产业链各方智慧,为锂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制清晰路径。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机遇,中国锂产业需持续强化自主创新,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价值链高端。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