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穿隔热衣 巧手升级料架 东兴铝业嘉宇新材料职工实处着眼降本增效
2025年09月23日 10:24 161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殷艺
升级后的料架
给滚烫熔炉披上“隔热衣”,吨铝电耗骤降超10%;调整料架方向,退火炉单炉产能立增25%;巧手修复精密部件,让“罢工”车床重获新生……面对高温环境、产能瓶颈与设备故障,近期,东兴铝业嘉宇新材料公司职工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改善了作业环境、释放了设备产能,更从源头激发创新活力,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密码”。
熔炉穿衣:
气凝胶涂层降伏“热老虎”
应对吨铝电耗居高不下的难题,铸轧作业区技术人员将目光投向前沿材料气凝胶——一种密度极低却拥有超强隔热性能的纳米材料。他们创新应用特殊工艺,在高温熔炼炉和保温炉外壁精准喷涂了一层仅2.5毫米~3毫米厚的气凝胶隔热涂层。
“这就像给熔炉穿上了一件轻盈高效的‘隔热衣’。”铸轧作业区党支部书记、作业长屈怀超介绍:“别看它薄,隔热性能远超传统材料。
喷涂后效果立竿见影:炉体表面温度普遍下降7摄氏度~13摄氏度,保温区域最高降幅达13.1摄氏度。更为关键的是,吨铝电耗下降10.4%,这意味着每生产一吨铝液可节约用电17.5千瓦时。
“以前炉壁烫得不敢碰,现在温度降了,工作环境也更加安全舒适。”铸轧作业区生产一班值班长樊嘉玮说,这项创新有效缓解了高温作业环境,每年可节约电费超百万元。炉温的稳定提升还从源头保障了产品品质,产品合格率显著提高。目前,该技术正在公司全线推广。“下一步,我们将深挖各环节节能潜力,力争打造绿色智造新标杆。”铸轧作业区工艺质量协理工程师李逢科表示。
料架升级:
四卷横装激活退火炉潜能
冷轧作业区的瓶颈在于退火炉的利用率低。传统料架采用纵向并排设计,受空间与重心限制,单炉最多装载3卷料卷。在产能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这一局限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
技术团队决定打破常规,对料架进行革命性改造:将料卷放置方式由纵向排列革新为横向排列。这并非简单的方向调转。其间,团队对承重结构进行了有针对性地优化设计,确保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安全稳固装载4卷料卷。此举一举突破了传统束缚,对于卷径在2200毫米~2450毫米的料卷,单炉装载量提升25%。
“退火工艺核心在于温度均匀与时间精准,料架设计直接影响着这两点。”冷轧作业区工艺质量协理工程师田宇解释,横向排列相较纵向,总退火时间缩短半个小时,且料卷温度控制更为精准均匀。
料架升级,效益立显。装载量增加叠加受热更趋均匀,在处理相同数量料卷时,生产效率提升约20%。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能耗要求日益趋严的行业背景下,这项“小投入、大产出”的改造,为冷轧作业区产能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妙手回春:
精磨修复复活“罢工”车床
动力机修作业区的2号车床突发自动化走刀失效故障,骤然停摆。面对这个拦路虎,该作业区技术人员迅速锁定问题根源——溜板箱与离合器系统中的超越离合器故障。拆解检查发现,星型体表面与滚珠因长期高负荷运转磨损凹陷,导致滚珠卡滞、动力传输中断。
整体更换部件属于常规方案,成本高且采购周期长。技术团队另辟蹊径,大胆提出方案:对磨损的星型体表面进行精细手工打磨修复。这对精度的要求很高,如同在金属表面进行“微雕”。
技术人员全神贯注,精准控制打磨力度与精度,反复调试。最终,星型体表面恢复光滑,部件配合精度达标。经调试,2号车床功能恢复如初。这次创新修复,不仅节省了高额备件采购费用,更避免了因等待备件导致的生产延误,还为处理类似精密设备故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熔炼炉身披的“隔热衣”阻隔热浪侵袭,到退火炉内料架“变形”释放产能空间,再到机修巧手让“罢工”车床重焕生机,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一线职工的智慧火花,在生产的关键环节点燃了降本增效新引擎。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