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难续涨 等待美联储降息落地

2025年09月18日 13:19 4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518852
SMM中国电解铜月度产量

518851
SMM进口铜精矿指数

近期,铜价出现一波快速上涨行情,从主导因素来看,主要是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海外矿山运营干扰双重利好推动,伦铜表现相对沪铜明显偏强。

宏观方面,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增长2.9%,持平预期,较前值2.7%小幅回升;美国8月CPI环比增长0.4%,略高于预期的0.3%,前值为0.2%;美国8月PPI环比下降0.1%,预期0.3%,前值下修至0.9%。通胀压力虽未明显显现,但就业数据加剧经济前景忧虑。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达到26.3万人,较8月增加2.7万人。这一数字不仅是近4年以来的最高点,也远超出了经济学家调查的23.5万人的预测中值。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将有降息行动,甚至出现降息50个基点的预测,宏观市场对铜价形成一定程度利好。

自美国关税政策实施以来,虽然目前暂未在美国通胀数据中见到明显影响,但仍需密切关注后续美国通胀数据对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路径预期的影响,9月降息预期虽然较为一致,但年末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依然有较大不确定性,铜价的金融属性有望继续提升,并由此带动铜价运行节奏。

从全球交易所库存情况来看,截至9月11日,LME铜库存较9月5日减少1875吨,至15.40万吨,LME铜库存自6月末出现阶段性见底后,便开始持续震荡回升,8月以来,库存持续维持在15.5万吨附近水平,虽然未见进一步累库,但库存压力已经较此前明显缓解;截至9月12日,上期所铜库存较9月5日增加12203吨,至9.41万吨,目前,国内精炼铜显性库存自6月末起持续处于10万吨以下的低水平,近期,虽然库存有所增加,但整体偏低的库存水平依然对价格重心形成一定支撑;截至9月12日,COMEX铜库存较9月5日增加5142吨,至31.05万吨,COMEX铜库存依然在增加趋势当中,但当前市场条件下,暂时难以形成全球交易所显性库存的结构性变化。

近期,内外盘比值持续震荡走弱,美元汇率对比值形成明显影响。LME市场Contango结构稳定,现货贴水运行于贴水81美元~贴水56美元/吨。海外宏观市场聚焦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汇率对市场影响相对偏强,短期内,宏观及基本面整体稳固,比值将延续震荡态势。

供应方面,自由港表示,其位于印尼的Grasberg铜矿运营仍处于暂停状态。从SMM报出的周度进口铜精矿加工费来看,截至9月12日当周,进口铜精矿加工费报-41.3美元/干吨,环比前一周下降0.45美元/干吨,海外矿山运营不稳定因素对进口铜精矿加工费产生了一定影响。年内,进口铜精矿加工费持续运行于复数区间,但由于副产品硫酸及其他稀贵金属价格均在高位运行,对冶炼企业形成利润补贴。因此,冶炼企业生产对进口铜精矿加工费并不敏感,此次Grasberg铜矿停产对冶炼厂生产影响预计也将较为有限。据调研,国内冶炼企业在9—11月再度迎来检修高峰期,9月涉及检修的粗炼产能为90万吨,涉及检修的精炼产能约为80万吨,检修影响有望开始体现,并对非美市场累库进度带来影响。

需求方面,据调研,8月,精铜制杆、铜板带开工率环比增长,再生铜杆、铜管等行业开工率环比下降,其调研预期9月电铜杆、铜管、铜板带等行业企业开工率将有回升,废铜杆企业开工率环比将有下降。从终端需求表现来看,目前,铜价持续高位运行对线缆行业采购依然形成部分限制作用,但随着国庆节假期的临近,下游节前备库需求存在一定消费拉动空间。空调方面,相关数据显示,9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572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下降6.3%。去年,在出口需求刺激下空调行业生产提前启动,考虑到今年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带来的部分出口需求前置,9月,空调行业生产回升空间恐较为有限。空调行业难以如去年一般提前启动旺季生产,因此,短期内仍将延续淡季特征。8月12日,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自今年9月起一年内,消费者在汽车等领域的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目前,正值汽车行业产销旺季,汽车行业产销有望继续加速。

综合来看,铜的供需结构平稳,海外矿山虽有扰动,但对铜价影响相对有限,短期内铜价将震荡运行,难有进一步上行动力。

(作者单位:国元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