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通发展聚焦提锂技术 助力铝工业固废产业化

2025年09月16日 10:49 1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518741
索通发展山东临邑基地“从复杂铝电解质中提取锂盐新技术”中试生产线

9月7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在北京召开。评价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教授以及资深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通发展”)山东临邑基地的“从复杂铝电解质中提取锂盐新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专家指出,该成果的应用不仅为我国高锂高硅铝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更为新能源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当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迅猛发展,锂资源需求井喷。中国是全球最大锂消费国,当前锂需求量约占全球45%,预计2030年这一份额将超50%,成为全球锂资源消费核心驱动力。但我国锂资源储备仅占全球的6%,2024年,锂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72.4%,“需求大国”与“资源小国”的矛盾,使新能源产业面临供应链安全挑战。

同时,中国是全球铝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2024年,中国电解铝产量4400万吨,占全球的58%。然而,锂元素对电解槽影响凸显,成为制约铝工业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国产铝土矿为原料产出的氧化铝,锂盐含量超过60%。锂元素进入电解槽电解质体系并富集,当LiF含量>7%(质量分数)时,会干扰电化学反应平衡,导致吨铝电耗增加150kWh~200kWh,还会增强电解质腐蚀性,缩短槽寿命。

新能源产业对锂资源需求迫切,铝工业受高锂电解质问题困扰,催生铝—锂跨界协同创新需求,推动锂元素从“铝工业负担”变“新能源资源”。

在国家政策和科技计划支持下,索通发展与东北大学开展铝电解技术复杂电解质工艺优化与应用研究,并成立索通—东北大学低碳智造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3月,千吨级实验线在索通发展山东临邑基地研发中心投运。

目前,该基地“从复杂铝电解质中提取锂盐新技术”中试生产线经多轮优化和技术迭代,形成完整铝用固废低碳提锂工业化技术体系。该体系创新提出“选择性浸出”工艺,通过特定流程提取锂盐并制备碳酸锂。此技术工艺成熟,锂元素总回收率>85%,碳酸锂指标达Li2CO3—0级要求,全流程绿色环保,无“三废”产生,能耗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使用提锂后的电解质体系,可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约1%,吨铝电耗降低150kWh~200kWh,延长槽寿命1~2年。该技术生产的碳酸锂成本及碳排放远低于传统工艺,能有效支撑低碳电池生产,实现“铝工业减碳”与“新能源补链”双向共赢。

未来,索通发展将依托产学研平台,聚焦铝与新能源产业链低碳智造方向,在绿色工艺等领域不断突破,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原创成果。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