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技防”筑牢铁路运输安全“防火墙”——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赋能物流发展侧记

2025年09月15日 11:31 3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信息显示,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部陆港”)取得一项名为“机车远程操控道岔转换装置”的专利授权,标志着中部陆港在智能化、自动化物流设备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代产业体系对物流多元化专业化服务要求的标准更高,推动运输效能提升、运输安全保障、物流成本持续下降更多要依靠创新变革”,中部陆港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文福表示。近年来,中部陆港顺应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新常态,以“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为引擎,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通过智慧化改造与技术创新,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的智慧物流生态服务体系,为提升物流产业整体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人工扳道向自动操控转换”

提升安全质效

道岔是铁路线路上的关键设备,其功能是引导机车车辆从一股道顺畅地转入另一股道,对于提升线路的通行能力至关重要。中部陆港在尚未设置信号电气集中联锁的铁路车站进行铁路运输调车作业时,站场进路上的道岔部分需要员工手工扳道,不仅劳动强度大、调车作业效率低,而且人工作业易出现扳错道现象,危及行车安全,传统的人工扳道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运输的需求。

随着铁路运量的逐年增加,列车的运行密度不断攀升,中部陆港结合实际,决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选用一组需要人工扳道的道岔进行技术改造,实现道岔的自动转换。在中部陆港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运营保障中心牵头,铁路运输公司具体负责实施改造。通过在道岔和火车上安装道岔控制主机、电动转辙机、车载主机、通讯系统、列车定位系统等硬件设施,将道岔的控制接入网络系统,实现道岔网络远程自动操控转换。而远程控制终端安装在内燃机车上,火车司机作业时,根据调度指令自行编排列车进路。道岔根据进路要求,自动运行到定位或反位,完成自动扳道功能。过去,每扳动1组道岔就需要1名工作人员,而且火车要进行待机;而现在,只需触摸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显示屏操作界面,便能轻松完成道岔的自动操控。

目前,“机车远程操控道岔转换装置”已在中部陆港成功完成创新实验。待实际应用后不仅能大幅节省人力资源,还将显著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运营效率。

“行车盲区视频自动回传”

消除安全“肠梗阻”

中部陆港自备铁路专用线小关矿区间线路总长23公里,铁路沿线工厂、学校、村镇密集,铁路道口众多,且铁路运输作业繁忙。在火车运输作业过程中,弯道地形地貌和建筑物较多,且中部陆港现运营的DF5D、DF10D型内燃机车属于单端驾驶车型,车身较长,火车司机在行车瞭望过程中存在视野盲区。此外,因部分行人、车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时有侵入铁路安全限界现象发生,给铁路行车带来安全隐患,路外安全管控压力极大。

为消除专用线行车安全隐患,保障铁路行车安全,中部陆港决定利用视频5G组网技术和视频图像自动传输转换技术,在小关专用线弯道、视线盲区等10处重点地段安装上监控镜头,将监控图像通过网络回传到内燃机车驾驶室的显示设备上,辅助火车司机做好提前瞭望和预判。其应用原理为:火车在小关矿专用线区间运输过程中,当机车接近弯道、视野盲区400米~500米距离时(程序软件设置好的图像触发接近点),安装在重点地段的监控图像就会接入系统,自动出现在内燃机车驾驶室的平板电脑上,方便火车司机可提前观看到线路前方瞭望不佳地段的实时状况;待整列火车整体通过此路段(程序软件设置好的图像触发结束点)后,监控画面自动关闭;监控画面的出现、消失,全部为自动方式,不增加驾驶员的操作负担。当列车继续前行接近下一个重点地段时,重复上一个流程。此外,在“行车盲区视频自动回传”项目改造过程中,中部陆港还将小关矿专用线目前在用的11处铁路自动化无人值守道口的视频图像成功接入了该系统,为小关矿专用线区间行车又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中部陆港小关矿专用线弯道盲区视频监控回传内燃机车项目改造,使得自动化无人值守铁路道口系统设计又多了一种全新的应用场景。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有效帮助火车司机做好行车瞭望,及时掌握前方线路及铁路道口状况,提前做好预判,消除视野“盲区”,不仅减轻了火车司机、副司机的瞭望负担,而且避免了因瞭望不佳或路外侵限事件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了智能自动化和人工控制的双保险,筑牢了“人防+技防”铁路运输安全“防火墙”。

中部陆港铁路运输公司技术员倪宏斌全程参与了“机车远程操控道岔转换装置”“铁路专用线行车盲区视频自动回传机车”两项技术改造。此两项技术改造投入费用低,应用效果好,筑牢了运输安全防线,后期还可大幅减轻人工作业强度,降低维护成本。

下一步,就做好“机车远程操控道岔转换装置”、“铁路专用线行车盲区视频自动回传机车”两项成果的转换应用,中部陆港牵头负责两项技术创新攻关的纪委书记谢晋东、副总经理杨海斌表示,这两项技术成果具有极大的对外推广价值,中部陆港将总结提炼技术创新做法和成果应用经验,积极对外宣传推广,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助推企业提质增效目标实现。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