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带动铅价缓慢上涨

2025年09月15日 11:24 3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再生精铅产量
51865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元期货

中国原生铅主要交割品牌产量
518651
数据来源:SMM,国元期货

在安徽地区污水排查、上合峰会召开等宏观因素影响下,铅锭旺季需求回暖有限,再生铅生产受到限制,沪铅主力合约价格震荡偏强运行。

国际方面,美国就业数据恶化,PPI数据显示通胀风险增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表示美联储谨慎降息,美元指数震荡走弱,支撑伦铅价格运行区间上移。

宏观因素对铅价形成支撑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当前,宏观主线重新回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导向。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发言显示,美联储本轮降息将相对谨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将货币政策关注点从优先就业转向通胀与就业平衡,市场或错误预估美联储降息进程,年内实际降息进度或不及预期。

考虑到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和美国劳动力市场恶化,短期内,美元指数或仍处于下行周期。当前,伦铅基本面矛盾较小,其价格走势与美元指数反向趋势基本一致,预计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将对铅价下方形成支撑。

原生铅产量稳中有降

从原料端来看,Endeavor矿山投产后,将开始逐步发运矿石,随着Vedanta-Zinc India检修结束和Aripuan矿山受天气因素转好影响,海外矿石产量或小幅增加。但由于Red Dog矿山减产将在下半年发运中集中体现,预计国内铅精矿进口同比增幅收窄。

国内方面,尽管矿山维持较高利润空间,但在矿山企业高开工率的背景下,矿山进一步增产的空间相对有限,考虑到主要增量来源的火烧云矿山冶炼、选矿等设施距离矿山较远,且存在尾矿处理难题,预计短期内国内矿石产量或高位持稳。

综合来看,国内外矿山增产空间有限,矿石供需呈紧平衡态势,但考虑到冶炼厂矿石库存处于绝对高位,原料端实际较难出现短缺。

冶炼方面,短期内,原生铅冶炼厂常规检修增加,但副产品价格预期维持高位,仍对原生铅生产存在激励,预计冶炼端企业开工率依旧处于近年同期高位,原生铅产量或环比稳中小降。

再生铅减产预期较强

从原料端来看,废电瓶供应将短暂放量,“开学季”也增加了铅蓄电池替换,短期内废料供应整体或好转。但由于年内再生铅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在废料进口限制背景下,原料供应温和增长无法满足过剩冶炼产能的需求,预计废电瓶价格维持高位。

从冶炼端来看,此前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在铅锭旺季需求增长相对有限、废料价格倒挂、再生铅冶炼厂持续亏损的背景下难以为继,当前,华东地区、内蒙古地区已有多个冶炼厂因亏损而计划停产或复产推迟。

综合来看,短期内,废电瓶价格仍处于高位,再生铅生产利润较难改善,综合再生铅排产计划和再生铅技改后启停成本偏高的因素,短期内再生铅减产趋势已比较明朗。

此外,在美元走弱周期中,外盘铅价走势偏强,而国内铅锭旺季需求不及预期,铅价或维持外强内弱走势,短期内较难实现大规模进口铅补充。

需求端温和增长

从需求终端来看,随着新国标在生产环节的强制执行,电动自行车企业对于产品更替需求和“开学季”的助推,电动自行车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此外,短期内汽车销量将延续季节性增长,但由于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消化了下半年部分需求,后续汽车销量同比增幅或将收缩。

从铅蓄电池环节来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产品替换对铅蓄电池需求有较大拉动作用。但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放缓,可能会导致该板块电池旺季需求难以兑现。

此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反倾销政策引发的抢出口现象在近期已出现放缓的迹象,考虑到此前对美国抢出口电池的透支效应,以及国内铅蓄电池向海外布局产能投产,短期内出口订单或明显下滑。综合来看,预计铅锭需求端维持温和增长态势。

后市展望

宏观方面,短期内美联储降息概率较大,且特朗普对美联储干预增加,美元指数或继续走弱,支撑铅价走强。

从供应端来看,原生铅生产以副产品为重心的生产方式,导致原生铅产量与铅价部分脱钩,考虑到后续副产品价格高位运行预期较强,原生铅产量或高位持稳。供应端主要变量在于再生铅生产,而从近期市场供需情况可以发现,由于长单等因素存在,再生铅产量增减基本跟随采购需求变化,换而言之,供应端在需求并未大幅增长触及原料瓶颈的背景下,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采购需求,因此,供应端实际减量对铅价向上驱动较弱,铅价上行动力主要为需求端增长。

短期内,在电动自行车需求增长拉动、汽车需求增速放缓及出口需求下滑拖累的综合影响下,需求端或维持温和增长,铅价缺少大幅上行动力,或呈缓慢增长态势。

(作者单位:国元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