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2025年8月)
2025年09月11日 12:56 5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行业统计 作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8月份,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1.7,较7月份上升3.3个点,位于“正常”区间运行;先行指数为81.4,较7月份上升0.4个点。近13个月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见下表。
近13个月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
景气指数继续保持
小幅上升趋势
8月份,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1.7,较7月份上升3.3个点,保持上升趋势,位于“正常”区间运行。各分项指标多数处于回升态势,总体而言铅锌市场供需关系稳定。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运行趋势如图1所示。
由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具体指标可见(图2),8月份,构成景气指数的9项指标中,7项均位于“正常”区间,铅锌矿进口指数处于“偏热”区间,利润指数处于“偏冷”区间。
先行指数微幅上升
8月份,先行指数为81.4,较7月份上升0.4个点,该指数由LME铅锌价格、M2、铅酸蓄电池产量等6项领先指标构成,其上升表明行业未来发展动力增强。指数上升受政策环境稳定、铅锌精矿进口增长及下游需求回暖等因素的影响。
分项指标分析
一是铅锌市场价格有小幅上升。LME铅锌价格指数较7月份上升2.4个点,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剧烈冲击,导致铅锌价格随之上涨。
二是M2(货币供应量)保持稳定。货币供应量指数为45.7,较7月份下降0.1个点,整体保持稳定。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为铅锌产业提供了稳定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产业中长期发展。
三是铅酸蓄电池产量保持回升趋势。铅酸蓄电池产量指数环比增长9.8个点,主要受益于电动车和备用电源等传统消费旺季需求释放。
四是镀锌板产量小幅回升。镀锌板产量指数较7月份上升5.8个点,表明钢铁行业对锌的需求保持稳定。基建项目加速落地带动钢结构、管材等领域用锌量增长,抵消了房地产低迷的部分影响,镀锌板市场供需格局维持平衡。
五是铅锌矿进口指数创新高。铅锌矿进口指数为173.1,环比增长3个点,表明国内冶炼厂持续加大澳大利亚等主产国的原料采购,缓解供应压力。
六是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较7月份下降4.4个点,投资指数下降是短期市场情绪谨慎、长期结构转型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七是生产指数小幅回升。生产指数较7月份小幅回升,至34.9,主要因为铅酸蓄电池企业旺季前补库,带动精铅产量环比增加。另外,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蓄电池需求,拉动铅冶炼增长。
八是行业营收和利润边际上升。8月份,主营业务收入指数和利润总额指数较7月份分别上升5.9和14.1个点。行业收益上升受多重因素推动:一是国内基建投资加速带动需求增长;二是环保政策限制供给,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三是企业降本增效措施成效显现。
图1 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趋势
图2 中国铅锌产业景气信号灯
在国民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8月份,铅锌产业景气指数出现回升迹象,且继续在“正常”区间运行,行业有望实现温和复苏。近期,由于国际关税政策调整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势必会对产业产生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张念 执笔)
附注:
1. 铅锌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铅锌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6项指标构成:LME铅锌价格指数、M2、铅酸蓄电池、镀锌板、铅锌矿进口量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指数。
2. 铅锌产业一致合成指标(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铅锌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生产指数、主营业务收入指数、利润总额指数。
3. 铅锌产业滞后合成指标(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数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流动资本余额、应收账款总额、产成品余额。
4. 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铅锌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铅锌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
综合景气指数由9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 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 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7. 生产指数,包括国内生产铅、锌精矿金属含量、精炼铅、锌产量。进口量指数,包括进口铅、锌精矿含铅、锌量、进口精炼铅、锌金属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