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2004年07月19日 9:51
6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概要
●库存下降仍然是不变的主题,现货的紧张使得现货升水再度升高.
●美国贸易赤字的缩减证实其经济增长依然稳健,美圆的回落让美国制造业受益.与笔者对于大选年的美圆运行以及经济数据相吻合.
●纷纷扬扬的罢工事件仍然对铜价的运行施加影响.
●国际铜价如期排除一切阻力,震荡上行,周末接近目标位2860美圆.
★行情回顾
本周国际铜市场总体呈现平开高走的运行态势,其震荡上行的特征非常明显.在上一周突破2750美圆阻力位的基础上,本周前半周总体上处于2750美圆上方震荡确认阶段.至周末,铜价以2750美圆为依托发力上行,接近本次上涨行情的目标位2860美圆.基本面的强劲是铜价上涨的原动力,经济数据的造好以及全球市场库存的不断下降到危险的水平,为铜价的上涨提供动力.周一, 美国总统布什有关税收必须保持在较低水平以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讲话没有给市场带来激情,股市、外汇市场以及金属市场总体比较平静.在临近收市之前,铜价出现了一定的回落,显示出市场在突破后仍需回试确认的要求.在周二, 市场所等待的有关贸易赤字的公布令市场感到意外, 5月贸易赤字下降至459.5亿美元,美元受到激励而大幅反弹,铜价的上升因而受到了来自外汇市场的压力,再一次自2800美元之上滑落.周三, 如期回试下方支持后回升,有关美国贸易赤字减少所带来的冲击渐渐平缓,美元的反弹没有能够持续.而零售业数据的下降同时对美元构成打击, 铜价也在回试了2750美元支持后再度回升.周四, Grupo Mexico 宣布的La Caridad 矿遇到不可抗力的消息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较为有限. 而美国6月生产者物价下降0.3%的消息却对美国股市施加影响,而铜价却经历了周三的探低回升,2750美元没有受到威胁而上升,继续上升,并首次站立于2800美元之上.在此基础上,周五铜价在攀新高, 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商墨西哥集团(Grupo Mexico)称,公司位于墨西哥北部的Cananea铜矿工人威胁于周一罢工,以抗议公司涉嫌违反合同. 此消息再次提振铜价,同时,美圆的大幅回落也刺激了市场的买盘,使得铜价接近了本轮目标位.全周以2790美圆开盘,回试2750美圆后上行,最高抵达2853美圆,周收盘报2840美圆.周K线为下影线40点,上影线13点,实体为50点的中阳线.,仍然呈现上攻态势.
★前期观点评估
笔者对于国际铜价自2488美圆开始始终处于震荡上行的运行思路与市场的节奏保持着一致.在上一周的综述中,笔者提及的国际铜价在站稳1750美圆的基础上,以震荡的方式向上方的目标位2860美圆运行的思路得到了市场的验证.而对于CTA基金的持仓难以转空的思路也与周末的持仓报告相一致.同时,对于大选年美国的货币政策将向传统的经济模式倾斜的观点同样在本周的美国贸易赤字的缩减中得到了证实.在LME市场的铜库存不断下降来看,现货的升水居高不下也在预料之中.至周末,铜价仍然运行于强势之中.
★市场结构
随着本月的第三个周三的临近,现货紧张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持仓却在增加中,171891手的总持仓量显然已经比前几周的持仓出现了一定的回升伴随着总持仓的不断增加, 现货月的10087手的持仓仍然是交割前的焦点所在, LME大部位头寸报告看,其空头部位仍然有1个5~10%以及1个10~20%的持仓,同时,多头部位仅仅有一个5~10%的持仓,因此,其空头部位再一次暴露在现货升水市场中.仅有94450吨库存的市场对其空头部位十分不利.而在周三之后,8月合约的35447手持仓的进一步变化仍然是笔者关注的重点.从期权市场看,8月第一个周三到期的持仓在2900美圆的敲定价下为2915/2642,因此,在8月分的第一个周三到来之前,空头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市场焦点
美国6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因能源价格下挫而意外下滑,从而缓解了通膨忧虑.此外,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而工业生产下滑. PPI下滑0.3%,因汽油价格大幅回落,5月为成长0.8%.这也是自2003年5月以来最大跌幅.受到密切关注的核心PPI上升了0.2%.美国公债价格在数据公布後变动不大,温和的通膨数据缓解了市场忧虑,但投资者仍对物价上升保持警惕.核心PPI较上年同期上升1.8%,高于前月1.7%的升幅.过去12个月内,整体PPI上升了4.0%.联储将仔细考量所有新出炉的物价指标,以确定紧缩政策尺度.不久前FED将利率调高25个基点至1.25%,以遏制通膨.但市场将注意力放在核心通膨,这也是FED关注的焦点所在.而核心通膨并不乐观.它暗示,FED慎重有序升息的策略仍然是适宜的,我们认为今年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2.0%,到明年年底则可能触及3.5%.其他数据方面,美国工业生产6月意外下滑,并创下逾一年来的最大降幅.6月工业生产下滑了0.3%,而华尔街分析师原预期为持平,5月数据亦下修至成长0.9%. 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7月制造业景气指数大幅上升,显示纽约州的制造业者第三季开端良好.该指数由6月修正後的29.9升至36.5. 7月1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略高于预期,前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曾大幅下降,劳工部称这部分是季节性因素所致. 7月1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4万人至34.9万,四周平均值增加3,250人,至33.9万. 初请失业金人数仅增加4万人,由于正值汽车制造厂停产进行设备维护的季节,此时的数据往往是不可靠的.就业市场状况虽不是特别理想. 尽管5月贸易逆差缩窄,但全年贸易赤字仍有超出去年纪录高点4,965亿美元的趋势.今年前1-5月贸易逆差自去年同期的2,087亿美元猛增至2,310亿.美国5月进口微幅升至创纪录的1,431亿美元,因原油进口升至105亿美元的纪录高点水平.美国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的进口为74亿美元,创纪录高位.美元对OPEC各成员国的贸易逆差为56亿美元,亦为创纪录水平.
金属方面,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其最新的月度公告中表示,今年4月全球精铜产量缺口为132,000吨,2003年4月缺口为85,000吨. 今年前四个月的缺口为513,000吨,高于2003年同期的缺口207,000吨。劳资纠纷依然困扰全球金属市场,推动金属及矿业股涨涨落落,市场认为其仅为短期影响因素,市场更为关心全球经济增长.此前多年的金属价格低迷以及行业投资不足,导致目前金属库存水平下降且供给紧张.在此情况下智利、美国和加拿大工厂发生的劳资谈判,给通常清淡的夏季市场带来了更多变数.Macquarie Bank商品矿业研究主管列农称:"这些劳资争端可供短线投机用."他说:我们面临的是两个相反的力量--库存水平在越来越低,这显然为积极因素.但经济增长势头在放缓,以历史经验看这意味著市场处于绝对循环的峰位..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一峰值的确定.
一周交易
开盘最高最低收盘涨跌成交量增减持仓增减
LME28012852.52790 283748235702-661961718916858
COMEX128.19131.50126.65131.053.05
SHFE26000261102554025830701065160-275951016572-4405
??一周持仓变化
类别报告头寸非报告头寸
非商业性商业性总计
多头空头套利多头空头多头空头多头空头
数量变化216635368264130237525905454160599121996141
9337106035-20738245729993401308-733
??机构观点
澳大利亚咨询机构公司公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基础金属价格已经经过了本轮周期的高点。该公司指出,经济基本面已经使基础金属价格涨至年来最高水平,但现在看起来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担心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美国正开始上调其利率。即使如此,大宗商品的价格比如铁矿和煤炭的价格仍在上扬,即使对基础金属来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仍旧持续,因此基础金属价格仍不会大幅下降。大宗商品出口商的信心仍旧高企,供应链方面存在的阻塞现象也正得到缓解。特别是散装船运费率自从年初到现在已经下降一半,而新的矿山也正在陆续投产。日本工业生产的恢复正提振热力煤的价格,而日本工业生产的增长则是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焦煤价格也正变得坚挺,但铁矿的现货价格随着中国需求的回落,目前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全球最大的上市铜生产商——菲尔普斯道奇Phelps Dodge总裁兼执行长斯奈Timothy Snider称,中国可能最终将成长为全球铜业大国。但他并不认为菲尔普斯道奇将被迫削减产量,以应对中国经济降温后铜需求减少的状况。他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快速成长,铜消费也以两位数字的百分比成长,我们知道这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希望中国采取措施抑制过快的经济成长。”“我们的预估建立在中国经济成长率为7%~8%的基础上,如果再考虑我们对美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成长预估,那么我们可以看到铜需求有非常光明的前景。”斯奈德说:“如果中国的铜消费放缓至每年成长7%~8%,也就是目前水平的一半,我们仍认为铜市基本面对我们有利。我们希望中国可以成功令经济成长放缓,这样就不会陷入景气衰退的循环之中。”当被问及中国是否将成为菲尔普斯道奇和其它矿业巨擘的竞争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