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引擎注入绿色动能 中铝集团争做践行“双碳”目标战略领跑者——全国最大电解铝“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

2025年09月11日 10:57 2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518532
项目现场

8月27日,中铝集团包头铝业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达茂旗120万千瓦项目(以下简称“达茂旗1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我国电解铝行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开创了风光新能源与电解铝深度耦合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为高耗能产业主动融入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铝方案”,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绿色制造”转型的生动实践。

践行绿色使命

塑造转型升级新典范

达茂旗1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投资概算54.93亿元,包括10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配套建设2座220kV升压站、智慧能源调控系统以及消纳包头市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区首期90万千瓦风电电量配套的储能设施、送出线路等,是中铝集团党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引领行业深入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打造的示范项目;也是中铝集团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制造流程数字化,持续增强绿色低碳低成本和数智化集成优势的重要一环。该项目从一开始就承载着重大战略使命,得到中铝集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为包头铝业抓实扛牢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强保障。

统筹关键要素

打造项目建设新标杆

在中铝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头铝业强化使命担当,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意志和过硬作风,克服工程规模庞大、施工条件复杂、有效施工期短等诸多困难挑战,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确保项目每一个环节进度、施工质量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全力打造企地密切协作、具有示范引领的标杆工程。2024年8月8日第一台风机开始吊装,12月20日东升压站成功送电,12月30日首批20万千瓦光伏方阵全容量并网调试;今年2月28日西升压站顺利送电,8月13日最后一台风机吊装完成,8月27日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每一个时间节点背后,都是全体参建人员坚定与绿色相拥的跋涉,都是一次与风光共舞的征程,都凝聚着毅然坚守、日夜奋战的拼搏奉献,都闪耀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情怀,都彰显着强化极致管控、打造“两最”成本、合力共建“新中铝”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

突破技术壁垒

开创引领发展新模式

作为全国最大、行业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循。项目团队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攻关,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创造国内外同行业多项纪录,为“火电机组+电解铝+新能源”耦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首创借用电网线路实现新能源长距离输送,有效破解新能源与负荷中心地理分离的普遍难题;二是成功构建国内首家包含自备火电、异地新能源、园区绿电直供、分布式光伏、电网、储能及电解铝负荷的复杂“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成为蒙西电网多能互补、统一调度的示范标杆;三是成为国内首家采用全国容量最大的“构网型储能”新能源项目,有效解决了大型新能源项目输送短路比问题,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四是打造“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中铝集团包头铝业成为全球首家实践电解铝与新能源、自备火电、储能智能调控一体化的“源网荷储”集成发展的铝企业。

坚定绿色发展

激发价值创造新动能

坚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不仅能充实产业的“含绿量”,更能提升发展的“含金量”。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将带来显著的环保、经济、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方面,项目年均发电量约3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2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万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450吨、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640吨、烟尘年排放量约135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6万公顷,有效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方面,通过“自发自用”模式,该项目为包头铝业提供了稳定、清洁的绿色电力,大幅降低用电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该项目也擦亮了企业“用绿电,造绿铝”特色品牌,让发展底色更绿,价值创造能力更强。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将为电解铝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为电解铝行业“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实践案例。该项目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带动产业链发展和地方经济提升。

未来,中铝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达茂旗1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全容量并网为契机,统筹推进扩绿、兴绿、护绿工作,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低成本运营和数字化转型之路,致力成为行业领先的绿色智能发展标杆。中铝集团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推动绿色能源与冶炼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重塑竞争新优势,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铝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