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钼集团:依托“国之重器”项目打造产业新名片

2025年09月05日 11:10 5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518263
钼基靶材生产线

2025年以来,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钼集团”)以“二次创业”为指引,全面投身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千百十一”宏伟蓝图,在打造高新材料新名片的战略航道上奋楫前行。创新,正成为金钼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科技,正为这座钼业巨轮注入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科研投入持续加码

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金钼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科研投入、项目管理、专利布局、标准制定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上半年,金钼集团研发经费投入达2.27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充分体现了“科技赋能产业”的发展理念。

当前,金钼集团83项科研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50项新立项目科研任务开发书全部签订,如同立下的一道道“军令状”。在“四化制”清单管理模式的精细耕耘下,项目进度管控成效卓著。截至6月底,79项任务已按计划节点顺利完成,整体进度完成率高达95.18%。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4项肩负国家使命的“国之重器”项目与12项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重点项目,正以高效的执行力稳步推进,展现出金钼集团攻坚核心技术的决心与实力。

作为国家级重点项目的承担者,金钼集团肩负的24项“国之重器”项目,如同24颗种子,在钼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粉末制备装备研制、助剂结晶法合成多种钼酸盐、机器人关节用球形钼合金粉末制备……这些瞄准行业“卡脖子”难题的项目,已进入关键技术攻关的深水区,正蓄势待发,有望在年内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华丽蜕变。

知识产权成果丰硕

行业话语权显著提升

知识产权是创新实力的试金石。上半年,金钼集团专利申请量达18件,获得专利授权16项,这些专利成果,编织成一张覆盖钼材料制备、应用及装备研发的立体保护网。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积极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主持编制《高纯钼粉行业标准》,参与制定《钼基旋转阳极靶行业标准》,进一步巩固钼产业链中的技术主导地位。

旗下企业喜讯频传: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双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基因得到权威认可;五洲矿业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色冶炼渣多金属短程回收及产业链接利用技术”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为固废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金钼股份启动“制造业单项冠军”申报,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奠定基础。

人才队伍筑基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今年,金钼集团出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人才选拔,打通科技人员晋升渠道和横向流转,进一步激活科技人才活力。依托“国之重器”项目,金钼集团精心打造17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其中,3支团队已跻身省级重点培育序列;五洲矿业高端钒材料绿色制造及高值化应用团队,通过省级“科学家+工程师”评审,提前完成年度考核目标。

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金钼集团广泛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的智慧源泉,形成“项目吸引人才、人才助推产业”的良性循环;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联动,汇聚政策与资金支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生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金钼集团将以创新为笔,以科技为墨,持续深化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国之重器”项目产业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布局高价值专利;优化创新生态,广纳天下英才,提升金钼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奋力书写“二次创业”的壮丽新篇。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