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有为:中铝股份如是观

2025年09月02日 9:37 31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8月28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163.92亿元,同比增幅5.1%;利润总额132.47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一串串经营数据,是中铝股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交出的又一份亮丽答卷。

蕴藏在数据背后的,是中铝股份“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行”的坚定执着,向外深刻把握方位大势,向内极致修炼提高质效,向前多维赋能砥砺精进;是中铝股份深耕主责主业,坚定秉持长期主义、积极践行极致理念、深度运用赋能理论的价值追求。

观沧海:坚定秉持长期主义

身处铝生产消费量最大的中国市场,作为拥有全产业链的铝行业龙头企业,肩负战略矿产资源、高端先进材料“两个保障”的重要使命,中铝股份的成长之路不断经历着本源之问、现实之问和未来之问,始终考验着观大势、谋全局、破难题的能力水平。

今年上半年,大国博弈风云变幻、行业格局深度调整、市场形势剧烈跌宕,对铝产业链上下游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铝土矿产量质量整体下降,引发了对国内铝工业发展根基、生存之道的深深担忧;国外铝土矿依存度、进口矿价格持续高企,同样引发了对全球化铝产业链风险度的深深担忧;不断传出的盲目冲动扩张产能、骤涨骤跌的氧化铝行情,加剧公众对行业发展健康度的深深担忧……

有业内人士甚至把“三大挑战”比作挡在铝工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如何在新时代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破解发展难题,找到前进方向,成为中铝股份的必答题。

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正值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时期,对发展形势的战略研判、对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不仅决定着当下的经营管理和改革策略,更关乎未来一段时期的目标设定和战略方向。

中铝股份认真研判全球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态势,牢牢把握铝工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自身在中铝集团“新中铝”建设中的职责使命,作出了坚定的形势判断:铝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格局重构纵深推进,正可谓风险交织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选择逆势而上,正是因为正确而艰难。锚定“四个特强”、建设世界一流,是“新中铝”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式现代化中铝篇章的目标取向,是中央企业当好“三个排头兵”、发挥“三大作用”的实现路径,要坚定秉持长期主义,目标锚定世界一流,率先冲顶世界一流。

坚定秉持长期主义,意味着要更加筑牢资源粮仓。中铝股份聚焦关键矿产资源,国内外“双轮驱动”,建设更具韧性的资源保供体系。国内自有矿权“攻深找盲”增加资源量,国外体系化开展资源获取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开发几内亚博法北采场、挖潜改造实现博法南采场接续,把几内亚打造成为中铝股份国外第一供矿基地,持续巩固中铝股份在世界铝企业中的资源量优势地位,同时,多维获取铝土矿资源建设海外第二供矿基地,形成了立体化、梯级化推进资源获取的良好态势。

坚定秉持长期主义,意味着要更加强链延链补链。中铝股份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存量增量齐头并进,建设产能更加匹配、制程更具优势的传统产业。中铝股份主动调整氧化铝生产运行方式,铝土矿供应追求自采率、自供量以矿定产,氧化铝电解铝追求产能匹配,坚定“两海战略”稳步推进港口氧化铝项目,不断加快氧化铝、电解铝产品结构升级,发展中高端精细氧化铝、高端铝基金属非金属先进材料,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中高端延伸。

坚定秉持长期主义,更意味着要更加专注永续经营。中铝股份用上下贯通的规划执行体系打造战略韧性基座,规划系统确立发展纲领,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把战略部署具体落实为年度发展计划、重点专项计划等;落实系统具体制订重要任务规划、重点行动方案、重要保障方案,分类构建、逐项落地,并从上到下分级负责、逐级承接,形成战略性、整体性、体系性安排,并动态评估优化调整;管控系统以制度建设、合规管理、监督管理为主要支撑,明确管控主体和执行主体的权责界限,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决策流程,全过程管控的风险防控制度,统筹法律、审计、纪检、巡察等要素形成大监督体系。

坚定秉持长期主义,绝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把不折不扣落实的原则性与创新落实的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构建起上下贯通、层层衔接的执行机制:承接中铝集团规划执行体系,制订1个总体发展规划、科技发展和产品发展2个重要规划、“双碳”行动计划和数智化行动计划2个专项计划以及N个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构成中铝股份“1+2+2+N”规划体系;用“年度计划、生产经营白皮书、全面预算管理、绩效分配体系”四大基本文件,“年度投资计划、年度科研项目计划、年度数智化项目计划、年度安全环保计划”四大专项计划,再加上N项年度重点工作,构成“4+4+N+年度重点专项”的体系性安排,确保各项规划、计划创新落实落地。

“不能以口号代替战略,不能以战略代替规划,不能以规划代替计划,不能以计划代替措施,不能以措施代替实施,不能以实施代替效果,不能以效果代替评估。”中铝股份分层分级分项压实责任,分工负责上下协同,形成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取得了规划执行体系建设的丰硕成果。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对中铝股份落实长期主义、专注永续经营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观自在:积极践行极致理念

所谓极致,是至强的境界,是登峰造极的追求;所谓极致理念,是力求最好、精益求精的执着。这是成功者的态度——专注细节、全力以赴,追求完美、止于至善;这是奋斗者的境界——点滴精进、永无止境,不设上限、唯有超越。

作为基础原材料生产供应商,产量规模是行业话语权的基础,成本管控是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中铝股份紧紧扭住产量、成本两个关键要素,积极践行极致理念,极致追求能力提升,实现了提质降本,市场红利“落袋”。2025年上半年,中铝股份以极具“含金量”的利润、现金流、归母权益3个“双增长”,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在2024年经营业绩创造的历史高点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创公司成立以来最佳业绩。

中铝股份践行极致理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观自在:眼睛向内、自我修炼,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经年累月与自身、与同行、与先进对标,实施全领域、全过程、全级次、高标准、严细实的全要素对标管理,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用具象化、可操作、能复制的管理方法,把极致理念运用在经营管理中,固化在日常行为中,打造成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法宝:生产运行中,全面推行以标准化为底层架构、以生态化为价值取向、以智能化为关键支撑、以竞争力为检验标准的“三化一提升”精益生产法;市场营销中,聚集资源形成集采优势、统筹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匹配主业布局物流网络,形成强化内部协同配套、产供运销财一体运作的超强格局;专业管理中,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主导者、统筹协调推动者、监管服务执行者,打造经营能力和专业能力最优的“高效神经中枢”。

2025年上半年,中铝股份在极致理念的创新应用上又迈出新步伐,按照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提出的打造产线最低成本、产业链最优成本的“两最成本”要求,紧紧扭住产业链狠抓匹配度、扭住供应链狠抓一体化、扭住价值链狠抓穿透性,管住管好、看清看透全级次企业,立足于平果区域、防城港—云南区域、贵阳区域、遵义区域、吕梁区域、运城区域等全产业生态链,系统巩固增强“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全产业链优势,在产线最低成本基础上叠加打造产业链最优成本:围绕资源产业的自采量和自给率、国内外购矿采购价格和节奏、进口贸易矿采购策略穿透分析,精准管控矿石供应端生产运行,实现了颗粒归仓;围绕氧化铝产业的产能配套率、采购策略,电解铝产业的用电成本、阳极成本、产量和产品结构,实现了生产经营白皮书、财务全面预算“两本账”体系化高效运行;还原售价、原燃料两端市场价格计算应有利润,结合经营利润、非付现成本等因素计算应有现金流,用主要原材料数量、价格、库存、趋势等复盘评价供应链,用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区间和变化趋势复盘营销策略,不断增强产供运销财全流程高效协同,提高当期变现能力。

极致理念在经营管理中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后,中铝股份把极致管理向各个领域延伸,体系化构建极致工作体系。一是聚焦产业迭代升级,极致转化科技成果。2025年上半年,中铝股份推广应用几十项重点科技成果,“12300技术”在累计超过50%的电解槽推广应用,赤泥消纳技术攻关和示范线全面部署,脱硫脱碳成套技术、焙烧炉余热利用技术、蒸发器优化节能技术、高阳极电流密度技术、降低阳极碳排放技术等广泛应用。二是聚焦结构调整优化,极致管控投资建设。广西华昇氧化铝二期提前建成,包头铝业源网荷储项目加快并网发电,青海分公司产能置换升级项目全线投运,一批产能更加匹配、制程更具优势、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三是聚焦资本市场形象,极致加强市值管理。2025年上半年,中铝股份全面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累计开展机构和投资者路演活动超600人次,保持中诚信“AAA”最高评级,标普独立评级由“BB+”提升至“BBB-”,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中铝股份高质量开展ESG管理和品牌建设,制订2025年度产品品牌、技术品牌、服务品牌建设清单,推动“中铝品牌”价值提升,在全力做好甘肃、西藏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同时,重点提升海外ESG工作质量,在几内亚实施社区道路修缮与净水项目等惠民工程,开展居民农业技能和妇女印染技能培训,在今年雨季主动出击抢修暴雨严重损毁的交通要道和供电中断的市区主要变压器。中铝股份在Brand Finance“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排名上升42位,获得《新财富》杂志评选的“最佳上市公司”和ESG最佳实践奖。四是聚焦法治合规管理,极致强化风险管控。中铝股份开展企业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价,推动法律纠纷由“处理”向“管理”转变;建立重大风险辨识、预警、处置、防控管理闭环,实现各类风险可控在控;坚持“全面覆盖、风险导向、向下穿透”推动审计重心下移,一体推进风险揭示、问题整改与成果运用,协同提升治理效能。

观动能:深度运用赋能理论

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在调研中铝股份时明确要求: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锚定“三个‘排头兵’”和“新中铝”建设目标,在加快推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征程中挺起我国铝工业脊梁。中铝股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度运用赋能理论,坚定实施多维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催生“自驱力”,转化外部动力提高“加速度”。

如何把内部外部动能引擎转换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铝股份在党建引领赋能、深改激发活力、科技创新驱动、数智助推提速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告诉我们:深化运用赋能理论的要害和关键在于动能转化、有效发力。

党的创新理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铝股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四个特强”战略定位,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体系,一体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查改”。中铝股份对照“五好要求”建强建优领导班子,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提升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能力,持续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机制,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发挥好党委“把管保”作用,提升抓落实质效,把措施落实到坚决执行中铝集团党组决策部署上,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各项举措上;聚焦干部队伍抓好能力建设、聚焦基层基础抓好融合转换、聚焦文化浸润抓好作风锤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抓好正风肃纪反腐、聚焦巡视整改重大政治任务抓好落地见效。

科技创新、数智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铝股份立足国家所需、两链所困、产业所趋,加快锻造科技力量、重构创新体系,加快智能产线扩面提速、智慧经营迭代优化。2025年上半年,中铝股份启动实施141个重点科研项目,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12项,取得16项标志性科技成果,以科技创新支撑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开拓发展,新建升级精细氧化铝产能7.3万吨,铝合金产能30万吨,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到26.85%;巩固广西华昇、云铝文山、包头铝业等标杆建设成果,打造遵义铝业等全产业链集中管控标杆,持续开发人工智能“坤安”大模型应用场景,制订实施领航级智能工厂建设方案,按照管理组织扁平化、生产管控一体化、现场操作集控化目标,打造数据直达管理层、指令能达生产线的智能工厂标准模板;“绿星链通”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优化,贸易系统平台首创全流程实时在线风控模型,统一经营、集中管控、分级运行的一体化生产运营平台加快建设,通过“平台+生态”和“技术+场景”等数字技术应用,支撑数据驱动穿透式管理,实现智慧运营迭代优化。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铝股份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构建战略规划执行体系、极致经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大监督体系“四大体系”,深彻推进组织体系、绩效体系、制度体系变革,优化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全方位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5年上半年,中铝股份启动实施组织机构人员“四定”改革,改革后企业领导班子职数将优化30%、处级职数优化19%、处级机构数量优化22%,科级定员总量优化29%,岗位总量优化18%。中铝股份全力推进供应链改革,打造集中供销平台、阳光采购平台、高效物流平台,着力构建“干净、简捷、廉洁、低成本”的供应链体系。

绩效引领、组织驱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铝股份锚定“四个特强、世界一流”战略定位,科学构建激励体系和考核制度,构建任期考核、年度考核、专项激励有效结合的考核“工具包”,实施阶梯式目标管理,实现从确保目标到奋斗目标、挑战目标的递进式提升,持续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坚持长短期考核有效结合,科学构建考核指标体系,搭建“创造价值、创新赋能、绿色发展、风险管控”四位一体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框架,聚焦核心管理目标,剔除冗余项实现考核指标数量减少50%,呈现出7∶2∶1的权重分配,以组织绩效考核体系落实规划执行体系;用好过程管控方法工具,跟踪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推进完成情况,按照“月度跟踪通报、季度小结警示、半年任职评估、全年综合评价”具体要求,切实做到“刚性考核、刚性兑现”。

破解风险、行稳致远,守正创新、实干争先,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的中铝股份行者有为。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