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钼业再启新程:寻找资源布局和技术变革的确定性
2025年09月01日 11:23 2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黄烨
8月22日,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钼业”)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洛阳钼业实现营业收入947.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再创同期历史新高。洛阳钼业在化解债务方面表现突出,截至上半年末,洛阳钼业资产负债率为50.15%,同比下降9.01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120.09亿元,同比增长11.4%。
在今年4月推进公司组织管理升级后,洛阳钼业又一次实现半年度的业绩新高。与此同时,洛阳钼业于上半年迅速完成对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的收购,资产布局再添黄金资源。
在“大跨越”战略目标不变的基础上,洛阳钼业近几个月的“动作”正逐渐显露出新的发展逻辑:一方面,洛阳钼业将更加注重多国家、多矿种、多资产的战略协同;另一方面,贸易平台IXM、前沿技术的价值将进一步被挖掘,成为公司发展的“确定性”环节。
洛阳钼业TFM矿山一角
新管理:
组织持续升级,企业谋新求变
从伏牛山起步到刚果河畔,再到安第斯多金属成矿带,洛阳钼业通过12年的“走出去”历程,实现多元化资产布局,形成“矿业+贸易”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伴随业务壮大,洛阳钼业近年来持续在总部和旗下矿山进行组织管理升级,以更好地适配快速发展的业绩。
今年4月,洛阳钼业迎来“盛世变革”,同时任命4位新高管:紫金矿业原副总裁、总工程师阙朝阳任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新奥能源原总裁刘建锋任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Kenny Ives任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谭啸任副总裁。
“此次核心管理团队升级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矿业行业的本质以及公司发展阶段的深度认知,主动选择在公司历史最佳业绩表现之下进行的一次全面组织升级工作,是洛阳钼业居安思危、永不满足、反思求变精神的集中体现。”洛阳钼业内部人士表示。
同时,这一组织变革体现了洛阳钼业对未来的前瞻思考。洛阳钼业在2024年年报的董事会致辞中提到,“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往往是在应对重大危机中倒逼出来的,但在强烈危机意识驱使下提前规划的变革才能先人一步。”
洛阳钼业KFM矿山
新逻辑:
布局黄金资源,对冲“不确定性”
新管理层带来新逻辑。从战略层面看,首先就是洛阳钼业开始对黄金资源进行布局。今年6月24日,洛阳钼业完成对Lumina Gold 上市公司的收购交易,从而获得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Cangrejos Project)100%的股权,洛阳钼业资源版图由此新增黄金资源。
洛阳钼业TFM矿山一角
回顾洛阳钼业上游资源并购史,除了2013年第一次“走出去”试水澳大利亚NPM铜金矿,真正夯实洛阳钼业行业地位的,是如今全球前五大铜矿山TFM和第一大钴矿山KFM。但客观而言,随着铜价的攀升及由此带来的确定性预期、欧美资源企业整体在近年来对核心资产的稳健运营,加之市场流动性的充足,市场已很难出现当年的“黑天鹅”时刻。
因此,洛阳钼业对凯歌豪斯金矿的收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此前固有的并购逻辑:一方面,与以往不同,优质的中小矿山资产会纳入洛阳钼业的考量范围;另一方面,随着过去10年在海外运营积累的经验,洛阳钼业在有能力、有底气、有各方面资源的前提下,会更多地考虑绿地项目;再者,随着在南美洲和非洲的深耕,洛阳钼业显然会将协同效应考虑进收购范围内。
不过,新逻辑之外的确定性在于:洛阳钼业选择的仍是可见未来看到的确定性金属品种,亦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冲过于依赖一种金属的风险。以黄金为例,其既是工业金属,有稳定的工业运用需求;更是避险金属,是市场长期追捧的主要资产之一。
洛阳钼业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刘建锋表示,洛阳钼业将在现有资源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铜资产,布局黄金等新的资源,并在更多关键矿产国家进行布局,从而完成其“世界级矿业公司”的拼图。
洛阳钼业中国区绿色矿山一角
新思路:
打造矿业产业链“微笑曲线”
在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与地缘政治环境中,企业若想生存并取得成功,必须建立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
洛阳钼业正将大宗商品贸易平台IXM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依托矿业资产的稳定生产,叠加IXM,洛阳钼业形成了“矿业+贸易”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这提升了洛阳钼业对全球金属流向的掌控能力,也让企业在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时有更灵活的对冲能力和议价权。
刘建锋表示,这种模式与制造业的“微笑曲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矿业产业链的两端,分别是勘探和大宗商品贸易。目前,中国矿业企业仍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和生产加工领域,较少涉足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两端。在全球矿业产业链中,勘探环节仍以欧美公司为主导,贸易也主要是欧美的几大公司掌控。但通过对IXM的并购,洛阳钼业完成贸易环节的延伸和布局,实现了价值链的后端补强。
“在没有品牌的大宗商品市场中,谁能像品牌一样获取溢价?那就是商品贸易商。”在刘建锋看来,双轮驱动模式的延展不仅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更是为了推动整个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最终实现从矿石到商品的完整产业链把控与整合。
新技术:
拥抱数智化,始终做成本考量
另一个可观察的点是对新技术的运用。这是洛阳钼业除新并购逻辑之外,另一个可确定性的变化。
洛阳钼业上房沟钼矿
在洛阳钼业中国区,矿山在选矿环节通过AI识别技术,使矿石选择变得更加精细和高效。传统矿石开采由于品位不均,配矿过程通常依赖人工操作,且存在较大偏差。以该公司中国区的上房沟矿山为例,该矿山矿石岩性分布不均,矿石开采后要供给多个选厂,选矿厂要添加药剂并控制流程。
“过去,人工配矿的偏差率高达11%~15%。现通过智能配矿,偏差率成功降至3%以下。这一突破提升了选矿回收率,为生产过程提供了更多稳定性。”洛阳钼业表示。
在冶炼工艺环节,洛阳钼业中国区在积极应用AI技术,即通过数据积累与前期的矿石开采环节传输,AI技术能够实现化学试剂配比的智能调整,确保冶炼过程中的试剂配比更加精确,从而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AI新技术的意义还在于矿业安全管理的一次革命。在三道庄矿山,洛阳钼业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通过将安全、环保、生产、设备、能源、安保等智能生产管控系统升级改造和实时运行数据、监测数据、报警数据、视频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了同一界面可视化、多维度展示。该系统集成了边坡雷达监测、GNSS监测、降雨量监测、无人机巡查预警、防疲劳驾驶和超速等技术,有效遏制车辆事故、地质灾害、设备越界、资源流失等安全生产管控风险。
目前,在洛阳钼业部分矿区能实现“现场无人、远程有人”模式,大幅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在使用前沿技术的背后,是洛阳钼业对“降本增效”理念践行的重要一环,也是拉长矿山寿命、产生额外效益的重要举措。
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全球矿山企业逐步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洛阳钼业的数智化矿山治理模式将为全球矿业行业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