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集团锻造新质生产力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年09月01日 10:56 1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四秩风华 共铸辉煌   作者:

盛夏时节,热浪涌动。德兴铜矿采矿场的生产指挥中心内,数据流实时展示着生产进程;在贵溪冶炼厂的车间里,更节能的空气悬浮鼓风机正高效运转;哈萨克斯坦苍茫的旷野中,海拔1700米的江铜巴库塔钨矿顺利实现万吨达产……这是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铜”)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勾勒的生动图景。

连续13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江铜正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突破、全球布局拓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24

25
江铜总部大楼

蝶变之路:

传统产业的“智”“绿”升级

产业升级的突破,藏在每一个生产细节的优化里。“你看这组曲线,选钼回收率又提升了0.02个百分点。”德兴铜矿选矿技术员指着屏幕说。

2024年,“铜钼分离精选段工艺优化试验研究”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德兴铜矿铜钼精选作业回收效率,选钼综合回收率提高了0.53个百分点。

26
德兴铜矿

从矿山到冶炼厂,一场全链条的转型升级正在江铜上演。贵溪冶炼厂扩大冶炼技术优势,提升工厂复杂原料的适应能力,多项技术经济指标保持世界一流水平;武山铜矿选铜回收率为90.24%,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城门山铜矿铜回收率、硫回收率双双提高;银山矿业铅锌综合回收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铅锌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

这些成果背后,是江铜对“颗粒归仓”的极致追求,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融合应用,让各类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绿色转型的成效,在电机房的新旧设备对比中格外鲜明。“新型永磁变频电机投用后,故障率大幅下降,预计每年可节能15%。”在德兴铜矿生产厂房内,江铜(德兴)实业公司电修分公司副经理叶颖廉抚摸着崭新的设备,算起了“节能账”。

近年来,江铜以淘汰高耗能电机为突破口,推进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自2022年起,江铜累计已淘汰高耗能电机4143台,贵溪冶炼厂运用空气悬浮鼓风机节能量达30%,金德铅业采用新设备替代传统高压离心鼓风机节电率高达47.62%。

27
贵溪冶炼厂

不只紧抓绿色转型发展机遇,更要逐梦数字化浪潮。

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职工王国珍深耕一线20余年,如今已经习惯了在数据中台里寻找答案:“原来凭经验判断,现在利用生产实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数据的内在关联。”

江铜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加快实体产业转型升级。铜锐公司开发的工业数据平台在江铜多个厂矿部署应用,累计采集现场设备超过2000台,采集点位逾7万个,每日处理数据量超6亿条,让生产全流程可感可控;铜锐公司研发的TR-CHAT智慧助手则成了员工的“数字导师”,基于大模型技术整理的制度库,实现了随时问答的交互式联动。

从高耗能到低排放,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江铜的传统产业完成了“化蛹成蝶”的蜕变。如今,江铜入选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旗下18家国家级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实现在产单位全覆盖,绿色智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创新引擎:

从技术攻坚到成果转化

2024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铜参与的“有色冶金高效转化精准调控与智能自动化系统”“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江铜创新实力的有效证明。

科技创新的突破,往往始于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整整10年,“以爆代破”的工作思路终于迎来“高光时刻”。德兴铜矿的采矿工程师挥了挥安全帽,难掩喜悦与激动,由该矿牵头攻关的“露天金属矿难爆矿岩炸药与爆破关键技术”,让难爆矿大块率显著下降,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一头连接技术,一头连接市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需不断打通“技术—市场”的转化链路。

28
江铜铜箔公司

2024年,江铜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金属矿山废石光电分选规模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取得阶段性进展,可实现0.16%低品位矿石的资源化利用;产品“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及“4μm极薄锂电铜箔”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江铜研究院中试试销实现千万级跨越,试销的高纯碲、铼、钼等稀贵稀散金属系列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多规格极薄锂电铜箔等多项技术成果成功开发应用,打破国外同行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江铜加快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让创新链条更畅通。

江铜与南昌大学携手推进产学研融合,通过互派挂职干部、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举措,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研;联合江西理工大学等单位组建江西先进铜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助力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牵头江西省铜产业创新联合体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科技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江铜人将这句话铭记在心,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全球布局:

从产品出口到生态出海

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新加坡高水平开放合作交流展、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在一系列国际展会中,江铜展出的高精密医疗设备用线、锂电铜箔、漆包扁线等产品备受关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驻足。

国际市场的认可,从一件件产品的出海开始。“通过持续走访海内外客户并与苏州经销商形成联动,我们成功实现了第一批漆包线产品远销越南。”江铜华东电工市场营销部副经理郭振兴介绍。2024年10月28日,华东电工销往越南的第一批江铜牌漆包线产品完成装车,借助海运正式发往越南。

过去一年来,江铜产品加速走向海外,江铜(德兴)实业公司开关柜产品顺利出海,德普公司的装备制造设备“海外试水”,铜阳极泥碲高效回收技术输出东南亚。

资源为王的时代,从“卖产品”到“建网络”,江铜的出海之路更为深远。沿着“一带一路”,江铜高层先后率团出访沙特、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赞比亚、刚果(金)等国,与多国矿业界高层互访交流,推动重大项目合作,加快国际战略布局。

近年来,江铜在南美智利及东南亚泰国、越南等地新设办事处,与哈萨克斯坦钨矿项目部、墨西哥渣选矿项目部、非洲矿业筹备组、新加坡办事处共同链接全球;进一步突出地勘公司在海外资源合作的“探头”“触角”作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

2024年11月,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项目顺利投产,成为江铜海外资源开发的新支点;江铜与第一量子公司深化实质化合作,战略入股索尔黄金厄瓜多尔阿尔帕拉铜矿项目,通过《股东权利协议》参与全球资源合作开发。

“我们不仅要把产品送出去,更要把技术、标准带出去。”通过“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并举,江铜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日益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主动位置。

改革赋能:

充分激活全要素活力

构建形成以大党建为引领,大风控、大科创、大监督、大协同等为支撑的“1+9”十位一体科学治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一盘棋”;实施以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目标的机构改革与人力资源变革,积极开展扁平化、大工种整合,让组织架构更具弹性……一系列变化,展现出江铜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系统思维,也让江铜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评选的地方“双百企业”标杆企业成色更足。

“观念一变天地宽。”这是江铜员工对改革的切身感受。大人力、大财务、大班组……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江铜员工有机会看清小事件背后的大逻辑,丰富多样的工作思路在更大的空间里自由流动,实现集体智慧最大化。“要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每一位江铜员工汇成创新洪流,凝聚起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中,江铜包揽有色金属赛道冠、亚、季军,在前10名中占9席位置,展现出江铜产业工人队伍的过硬本领。

通过开展优秀青年人才到生产一线历练、技术骨干与研发人才开启双向锻炼、南昌大学与江铜互派挂职干部等,人才培养的“活水”充分涌流,进一步激活了企业发展动能。

从技术攻坚到全球布局,从绿色转型到改革创新,江铜的发展实践,是中国有色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面向未来,江铜将以“国之大者”的深厚情怀,手握新质生产力之笔,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蓝图上,续写更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