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频 与行业共进 《中国有色金属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5年08月29日 21:34 22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郭沛宇 李铮 叶倩
四秩风华,光彩有色。8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协会、行业企业、行业报社的有关领导,以及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的老领导、老同志欢聚一堂,展望新时代行业媒体的发展前景,共叙情谊,共话未来。座谈会全面总结回顾了《中国有色金属报》创刊40年发展历程,展望了在新时代报社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明确了报社将以创刊40年为新的里程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在记录伟大时代、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进步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陈全训、康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陆君,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社长安仲生致欢迎词。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党支部书记、总编辑张湘斌主持座谈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领导范顺科、王健、段德炳、朱景兵,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关永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王杰之,国务院国资委有色金属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胡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色金属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宫英豪,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焱,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覃荆文,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卫东,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合文,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李璞,中国冶金报社副社长范铁军,中国化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王勇,中国工业报社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周志懿,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副总编辑汤小俊出席会议。
葛红林在讲话中,首先向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40年来为报社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老领导、老同志、老报人,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有色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结合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葛红林全面系统总结回顾了报社作为行业主流权威媒体,在40年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与贡献,并指出了未来使命与发展方向。他说,《中国有色金属报》从把牢正确导向、唱响时代强音,深入基层一线、积极传递行业声音,展现媒体担当、讲好行业各界故事,服务国家战略、拓展国际影响,深化融合转型、构建融媒格局,拓展服务功能、助力行业发展等方面,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忠实记录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的伟大历程,记录了几代有色金属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动人篇章。
葛红林指出,40年来,该报社对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报社的使命依然光荣、责任依然重大,行业对报社工作寄予厚望。为此,他对该报社工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把牢政治方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二是树立专业权威,提升影响力和感染力。媒体的核心在内容,生命力在于专业性、权威性、时效性。三是坚持融合创新,构建全媒体格局。要顺应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步伐。四是坚持改革开放,提升服务行业水平。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五是坚持人才强社,塑造一流员工队伍。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加快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
葛红林表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的建设与发展。希望该报社全体同志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更好地讲述有色故事、传播有色声音、展示有色形象,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有色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全训对《中国有色金属报》40年来在国家与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守行业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给予肯定。他说,作为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有色金属报》不仅是一份报纸,更是有色金属行业的思想阵地、信息平台和精神家园。他希望《中国有色金属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继续为行业立言、为发展鼓劲,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康义高度肯定了《中国有色金属报》40年来坚持正确导向,记录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跨越,在传播政策、推动创新、服务行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希望该报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聚焦行业前沿,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讲好有色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四化”转型的故事,为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他祝愿该报越办越好,续写辉煌新篇章。
殷陆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有色金属报》40年来扎根行业,在政策传导、经验传播、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行业媒体的重要代表,这份报纸不仅见证了有色金属工业的沧桑巨变,更在推动政策落地、传播先进经验、弘扬工匠精神、凝聚行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发展阶段,他提出5点希望: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提高行业引导能力;二是坚守专业定位彰显行业特色,提升媒体竞争力和实力;三是深化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四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锻造有色金属传播主力军;五是强化智力支撑服务社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期待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发挥行业媒体信息服务和联系纽带作用,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企业发展的参谋部、产业升级的加油机、行业振兴的助力器,凝聚行业、产业、企业合力,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贡献媒体智慧和新闻力量。
张超文充分肯定了《中国有色金属报》40年来坚守办报宗旨,忠实记录并推动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由小到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程。面对新征程,他提出4点希望: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把握正确方向;二是强化专业优势,提升内容品质,打造智库型媒体;三是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方式,扩大行业影响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他希望《中国有色金属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继续当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推动者,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媒体力量。
安仲生在欢迎词中,代表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向长期给予关心支持的领导、读者、社会各界,以及为报社付出心血的前辈同仁致以衷心感谢与崇高敬意。他表示,40年,是一部见证历史的壮丽画卷,报社始终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同频共振,既是行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40年,是一曲服务行业的忠诚赞歌,作为行业的喉舌与桥梁,报纸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宣传国家政策、推动改革发展、推广先进经验、促进行业交流,并积极塑造行业文化,讲好有色故事;40年,是一条守正创新的奋斗之路,面对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报社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报社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从单一纸媒到融入协会、杂志,形成多元驱动,打造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表示,这一切成就,离不开上级领导、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几代报人的共同支持与奉献。面向新时代,《中国有色金属报》将坚持高举旗帜、筑牢思想根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聚焦行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中心工作,提供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深化媒体融合,提升传播效能;加强队伍建设,弘扬职业精神,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赖的媒体平台,继续书写服务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座谈会上,关永昌、范铁军、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社长助理刘京青分别作为企业代表、行业报社代表、职工代表发言。
关永昌表示,40年以来,《中国有色金属报》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中铝集团长期受益于报社的深度支持,双方携手强化媒企联动,共同传播行业强音、提升品牌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未来,中铝集团愿继续与报社深化合作,共建行业舆论高地、共探融合传播新路径、共育专业人才,携手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在“十五五”时期迈向新辉煌。
范铁军赞扬了《中国有色金属报》作为行业权威媒体40年来的贡献与影响力。他表示,中国冶金报社与中国有色金属报社两家报社同属冶金领域,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兄弟伙伴,分别聚焦钢铁与有色金属,共同支撑国家工业发展。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他倡议双方继续深化合作,携手讲好中国冶金故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刘京青在发言中,围绕“热爱、感恩、责任”3个关键词,回顾了与报社共同成长的历程。她讲述了在20多年新闻工作中,因深入行业、记录时代而产生的深厚热爱,并感恩报社提供的平台以及领导同事的支持帮助。她表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在于以笔为光,推动行业进步。她希望,年轻同事保持热爱、持续学习、勇于创新,携手共筑报社未来,继续以新闻人的专业与热忱记录行业蓬勃发展。
座谈会简朴而隆重,整场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各方关心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发展、寄予殷殷期望的真挚情怀,也为报社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动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本部相关部室负责人,以及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中国有色金属报社部分老同志、全体员工参加座谈会。
摄丨李铮 叶倩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