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改见实效 赋能新征程沈阳院勇当国企改革“排头兵”

2025年08月26日 10:36 1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沈阳院
沈阳院

自“科改行动”启动以来,沈阳院积极响应中铝集团、中铝国际的战略部署,紧扣“提标提质”总要求,全面推进改革举措。

改革为舵 业绩扬帆破浪行

沈阳院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行“能上能下”机制,中层管理岗位实行公开招聘,优化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能;试点“新型模拟法人”管理模式,向博宇环保事业部授放绩效薪酬二次分配权,实现“责权利”对等;通过建立“一人一表”精准考核体系,覆盖经理层、中层及全体员工,按岗位差异化设置指标权重。

同时,沈阳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形成顶层设计;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党委委员一对一联系专家,提供思想引导、工作支持和生活关怀;优化科技人才、项目经理及市场营销人才技术职务体系,打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双通道,规划员工发展路径以人尽其用。

此外,推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激励机制,将设计优化纳入工程总承包绩效考核;建设统一的采购信息化平台,通过集采和大宗采购实现降本增效;成立员工交流培训中心,促进员工在不同部门流动,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改革氛围。202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57万元/人,同比提高24%;2025年上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管理效能全面释放。

极致经营 市场拓展锋芒露

沈阳院秉持“极致经营”理念,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沈阳院聚焦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国内传统业务持续深耕的同时,海外市场实现多点突破,品牌识别度显著提升。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新领域业务拓展成效凸显,为经营态势注入新活力。

2025年上半年,沈阳院在电解铝、氧化铝、炭素等传统优势领域持续发力,成功签订多个重大项目。同时,在节能改造、绿色低碳等新兴赛道,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承接行业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总承包合同,市场拓展成果丰硕。装备制造板块持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整体经营效益提供坚实支撑。

科研创新 绿色低碳赋新能

沈阳院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在核心技术攻关、环保产业化应用、原创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优化研发人员岗位序列,出台多项科技激励政策,组建4个研发团队并吸纳20余名核心骨干技术人员,强化梯队建设;推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激励机制,将设计优化纳入工程总承包绩效考核,充分激发科研动能。

在核心技术领域,沈阳院成功投用5500t/d氧化铝焙烧炉,并加快推进6000t/d焙烧炉建设,标志着我国大型氧化铝装备制造水平再上新台阶。电解铝技术连续入选多个国家重点技术推广目录,彰显沈阳院在行业关键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旗下博宇公司研发的“超细液滴湿法脱硫装置”实现规模化应用,合同金额大幅增长,成为环保领域的新标杆。

此外,沈阳院自主研发的“炭素阳极焙烧烟气深度净化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荣获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环保技术实力获得行业高度认可。博宇公司凭借其在电解铝阴极浇铸业务领域保持50%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突出的科技创新成果,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沈阳院持续加大原创技术攻关力度,上半年,“大型节能金属镁电解槽技术开发”“氧化铝赤泥沉降洗涤系统优化”等4项科研项目获中铝国际重点项目立项。通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完成“余热利用耦合脱硝除尘技术”等4项子课题攻关,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动力强

沈阳院始终锚定“党建一流”目标,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中心任务,着力打造具有沈阳院特色的“党建+”品牌。通过创建“六化”党支部、实施“七抓”工程等创新举措,持续释放组织活力,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显著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改革一线充分彰显,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沈阳院坚持强化廉洁从业与安全生产“两个保障”根基,坚决践行“‘正派经营’不容妥协;安全不容妥协;品质不容妥协”原则。在廉洁建设方面,通过完善决策制度、规范业务流程,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在安全生产领域,强化红线意识,为改革攻坚筑牢安全屏障,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胜势。

通过开展“以一为基谋新局、勇争第一创价值”主题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在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务实担当,以“党建+”品牌赋能组织战斗力提升。

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改行动”专项考核“优秀”等级,是对沈阳院过去一年改革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  站在新的改革起点,沈阳院将持续深化“科改行动”,以“技术+”模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布局储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锚定“七个一流”目标,奋力打造有色金属行业顶尖的国际化科技型公司,为中铝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优秀有色金属企业提供更强支撑!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