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育新苗:中金岭南广西矿业青年的成长答卷

2025年08月26日 10:9 22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8月的中金岭南所属广西矿业选矿厂,25岁的生产技术科科长杨林源正带着团队调试新升级的浮选控制系统。屏幕上跳动的锌回收率数据稳定在92.36%,这个刷新历史的数字背后,是广西矿业党委以“五心·五航”党建体系为指导,探索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矿山青年在“党建带团建”培养模式下交出的成长答卷。

从“怯场新手”到“论坛主角”

“第一次上台时,拿着发言稿的手都在抖。”回忆起自己在今年2月首期“青年思享论坛”时的表现,工程管理部李善武至今觉得好笑。那时刚入职半年的他,面对台下的领导和同事,3分钟的发言卡壳了5次。

如今的“青年思享论坛”早已成为矿山青年的“练兵场”。这个由广西矿业党委牵头搭建的平台,通过“个人申报+部门推荐”筛选出72名青年人才,围绕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主题每月轮流演讲,从固定顺序发言到随机抽签上台,机制的微调倒逼青年员工时刻准备着。

在第7期的论坛上,何祥锐脱稿分享了《智能化采矿设备日常维护技巧》,台下掌声雷动。“现在去井下巡检,我会下意识记录设备运行细节,想着能不能作为下次论坛的素材。”这种变化在青年群体中悄然蔓延,7期论坛下来,青年们的汇报从照本宣科变成了带着数据和案例的实战分析。

师徒结对啃下“硬骨头”

金湾选矿厂的磨浮工段里,挂着一张特殊的攻坚地图,上面标注着30对师徒的攻关进度。这是广西矿业创新的“1+1+1”帮带模式:1名班子成员牵头、1名业务骨干带徒、1名青年干部跟岗,把课堂搬到了生产一线。

选矿厂磨浮二班班长廖庆茂的师傅是有着8年经验的选矿技师苏小妹。去年夏天,为破解锌回收率难题,师徒俩在车间泡了整整3个月。“苏师傅教我的不只是药剂配比公式,更是遇到问题时的思路。”廖庆茂记得,有一次浮选泡沫异常,苏小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逐一排查药剂浓度、矿浆流速等12个参数,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他很快掌握了独立攻关的能力。

正是这样的“传帮带”,让青年技术团队在2024年啃下了选矿流程改造的“硬骨头”。当锌回收率突破92.36%的消息传来,杨林源和师傅、广西矿业副总工程师、选矿厂副厂长刘兵在车间里击掌欢呼——这个数字,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了3个百分点。

双向护航铺就成长路

“35岁以下青年干部提拔12人”,这则公示贴在办公楼大厅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金湾选矿厂技术员周志国是其中之一,从普通员工到选矿厂磨浮科科长,他只用了3年时间。“公司给了我们看得见的上升通道,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

成长路上,既要搭梯子,也要设防线。广西矿业打造的“510(我要廉)”廉洁教育品牌,成了青年员工的必修课。在最近一次警示教育课上,刚走上管理岗的选矿厂主管包玲玉深受触动:“以前觉得廉洁离我们很远,现在才明白,守住底线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的矿山里,青年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智能化控制室里,95后操作员精准调控设备;井下巡检途中,青年突击队带着新技术方案现场攻关;创新工作室里,一群年轻人围着图纸讨论到深夜。这些蓬勃生长的“新苗”,正以党建为根、以奋斗为翼,在矿山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未来已来。广西矿业的青年们正带着“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成长印记,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征程上,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