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绿色矿山万里行(鹤岗站)暨加快推进中国优势矿产建成战略新兴产业会议召开
2025年08月26日 10:0 2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杨莹
8月24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鹤岗市人民政府、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协办的绿色矿山万里行(鹤岗站)暨加快推进中国优势矿产建成战略新兴产业会议在鹤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位院士专家和科研院所、矿业领域及石墨产业链上下游人士汇聚于此,同绘矿产发展蓝图,共话产业未来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秋明,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李金发,中国矿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程利伟,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车长波,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鞠建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严光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科学学部原主任柴育成,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王炯辉等参加会议。
会上,汪民、李金发、程利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鹤岗市委书记王兴柱分别致辞,成秋明、严光生、王炯辉作大会主旨演讲,中国矿业联合会向萝北县人民政府授予“中国石墨之城”称号,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国五矿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签约,共同设立联合技术研发和示范中心。车长波、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冬梅分别主持相关环节。
汪民在致辞中指出,矿业发展直接决定了整个工业的兴衰,事关新发展格局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我国矿业生产加工领域都是一些重要的优势矿种,而对外出口多是低端初级产品,高端产品反而依赖进口。中国五矿将鹤岗优势石墨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区域性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全力推进从资源端到材料端再到应用端的全产业链工作,实现石墨高质化利用,建成行业领先的绿色智能化矿山,树立了行业新标杆。中国五矿在整装勘查和全产业链工作方面积累的重要经验,对我国加快实现资源高质化开发,推动优质资源的产业化、高端化具有强大的借鉴意义。期待中国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企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共同推动全国优势资源产业高质化利用再上新台阶。
李金发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矿业市场的供求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矿产资源安全供应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石墨作为我国具有显著资源优势的战略矿产,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长期以来,我国石墨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高质化利用技术储备不足,高附加值产品供给短缺,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与竞争优势。五矿石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持续拓展产品谱系,从资源勘探获取到高质化利用全链条发力,将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我国优势矿产培育成优势产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五矿模式”,彰显了央企在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和战新产业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程利伟在致辞中指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更是推动矿业企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是要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道路上走深走实,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勘查、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等全过程,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要在创新驱动促进发展的方向上走得更高更远,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着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三是要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中做优、做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区域协作和产业联动,让矿业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夯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良好局面。
刘大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对外依存度高、全球资源争夺激烈、供应链风险增加等,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找矿突破,提升矿产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在此背景下,智能找矿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地质找矿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海量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建立数字找矿模型,能够更精准地预测成矿潜力,圈定找矿靶区,大幅提高找矿效率和成功率。此次大会上,深化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五矿国创中心合作共建智能找矿示范基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共同推动了战略性矿产资源与智能找矿。
王兴柱代表鹤岗市委、市政府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兴柱指出,近年来,鹤岗以五矿集团为龙头,举全市之力加速推动石墨新材料产业链提档升级,形成了“资源+产能+新材料”产业集群。五矿集团以央企担当,扎根祖国最北方,坚守初心、屡创佳绩,建成全球单体资源量、生产规模两项第一的绿色智能石墨矿山,开发出超高纯石墨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全国石墨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鹤岗将以更优的环境、更好的服务,为石墨产业投资者、合作者、建设者提供全要素保障,切实将优势资源建成优势产业,为龙江振兴发展贡献鹤岗力量。
此次会议还举行了“中国石墨之城”揭牌仪式。中国矿业联合会为黑龙江省萝北县授予“中国石墨之城”称号。萝北县是我国石墨资源的重要富集区。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晶质石墨矿—云山石墨矿区,素有“亚洲第一矿”美誉。自中国五矿成功整合云山石墨矿后,萝北县以特色资源为基,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以创新驱动为翼,在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能级跃升中探索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高度认同,更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树立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标杆。
会议主旨演讲环节,成秋明作题为《知识-数据融合与智能矿产预测》的主旨演讲,严光生作题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四五”进展与“十五五”展望》的主旨演讲,王炯辉作题为《优势矿产建成优势产业》的主旨演讲。
王炯辉在演讲中表示,五矿石墨继2024年成功开发出纯度达99.99995%的超高纯天然石墨产品后,科研团队持续发力,连续在智能采矿技术、“柱-机联合”选矿技术、高效球化装备与技术、多源固废协同利用、高温连续提纯装备及技术、无硫可膨胀石墨制备技术、氧化石墨静态制备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核级石墨、超高纯石墨、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氧化石墨、无硫可膨胀石墨等高端石墨产品规模化生产,破解了我国天然石墨高端关键材料自主可控难题。目前,五矿石墨仅用5年时间,建成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年产600万吨绿色低碳智能石墨矿山、年产28万吨石墨选厂、年产10万吨球形石墨和8万吨高纯石墨生产线,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石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产业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保障。五矿石墨将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代代相传,创造无限,用技术突围为我国矿业发展、产业进步创造更多可能。
会议还举行了联合技术研发和示范中心签约仪式,成秋明院士代表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王炯辉代表中国五矿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勘查评价研究中心签约。该中心将致力于推动成矿理论创新与找矿实践深度融合,依托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模型构建、智能预测平台研发及找矿示范,为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与找矿突破,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与开发利用水平贡献积极力量。
当天下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庆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瑞、中山大学郑义、中国地质科学院王文磊、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赵志芳分别作主旨报告。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鹤岗石墨高质化利用园区和萝北五矿石墨产业园区项目现场。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