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份“热辣滚烫”的坚守——郑州铝业、长城铝业“战高温 斗酷暑 保生产”工作侧记
2025年08月25日 9:48 14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任杰
酷暑期间,长城铝业党委书记苏其军(左)为一线职工“送清凉” 刘明/摄
清晨,洒水车一遍又一遍地在中铝(郑州)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铝业”)、中国长城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铝业”)厂区不停穿梭,可高温蒸烤下的路面却在洒水车经过之后又被瞬间蒸干。“为了尽量降低地面温度,让职工体感更舒适,现在我们的洒水频次从以往的一天4次增加到了一天16次。”长铝工服绿化公司经理陈阳向笔者介绍近段时间公司针对高温情况采取的防暑降温措施。
近期,河南地区最高气温再创新纪录,据气象报道显示,室外气温达到惊人的44摄氏度,地面温度最高时可超过70摄氏度,突破历史极值……7月份以来,郑州铝业、长城铝业全体干部职工战高温、斗酷暑、保生产,上下齐心,共赴“烤”验,以“热辣滚烫”的坚守与“清凉沁心”的保障,实现了生产安全与人员健康“两手抓、两手硬”的目标。
未雨绸缪 组织关怀聚人心
“多亏了公司送来的冰柜,让我们在暑天喝上冰水、吃上冰镇西瓜。”生产管控中心蒸发焙烧工序焙烧炉班组长闫松海一边说,一边从冰柜里拿出了一瓶纯净水递给职工小王。酷暑来临前,为了改善一线班组的工作条件,长城铝业党委开展了“情系一线送清凉,暖心服务办实事”活动,为班组配发电冰柜126台,覆盖所有一线班组。“要切实把职工放在最高的位置,将‘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位,让职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长城铝业党委书记苏其军强调说。
“天气炎热,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做到安全生产。”在锂车间纯化区域,苏其军将两箱凉茶饮品送到职工手中并细心叮嘱。他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深入生产车间、项目现场及矿区,详细了解生产进度、设备运转及职工工作情况,并特别要求现场负责人,要科学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两不误。
入夏以来,长城铝业工会为185个高温岗位2522名职工送去各类清凉物资,总投入近16万元。各单位基层分会也把保障职工安全度夏放在心上,将防暑降温应急药品送往生产一线岗位的同时,还为职工精心熬制了绿豆水,一批又一批“清凉”送到了职工的心坎上。
热浪滚滚 万众一心稳供矿
矿石满仓,生产不慌。在郑州铝业最大的供矿基地郑州分公司自采作业现场,满载矿石的货车一辆接一辆从炙烤的路面驶过。为了降低矿区极端高温下职工的劳动强度,郑州分公司党委成立了“高温保供矿”义务支援队。冒着高温,机关党员骨干协助矿区人员为运矿车辆开具准运单、冶金票、加装GPS电子铅封装置,并指挥现场装车。大家白天发矿,晚上要负责资源保全,两个人一班,每天24小时坚守岗点,一切都是为了确保矿石能够颗粒归仓。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持续高温面前,郑州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强化党建引领,勇扛保供大旗,全力打赢重点矿区的采场管理、扩边增储、生态修复等“关键战役”,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打造“资源特强新中铝”付出了极致努力,成功实现了100%自采矿保供。
共赴“烤”验 直面挑战保生产
“要传承好企业的优良传统,不找理由,直面困难,增强干事创业的血性。”郑州铝业、长城铝业总经理熊林强调。
为切实打造“以矿定产最低成本极致经营”的“中铝郑企模式”,确保极端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生产管控中心先后退出了B沉降9组和种分9组流程,通过余热利用项目,实现了余热的最大化回收和再利用。
针对高温下设备的具体情况,郑州铝业建立了高温重点设备台账,并加大设备点检与计划性检修频次,确保了设备零非停。一系列举措,既保证了生产稳定运行,又有效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厂房内,职工们拿着水管为设备“点滴”降温,仪表上的数字随着水流的冲刷从红色区域逐渐过渡到绿色区域。
酷暑期间,生产管控中心、装备保障中心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组织职工错峰上下班,利用高温时段完成学习、开会、创建等工作,主动避开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管理人员带头赴一线,充分发挥安全互保联保与“AB角互补”的作用,及时关注人员的身体情况,合理调配人员,确保生产持续稳定。
截至目前,郑州铝业、长城铝业实现了人员零中暑,设备零非停,对于人员整体年龄结构偏大的老企业而言,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夜幕降临,气温有所回落,厂房内,依然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岗位人员正拿着仪器认真地对设备进行点检,他们用坚韧与坚守诠释着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炙热情怀。
在这个极端高温频发的夏天,在每一份“热辣滚烫”的坚守下,这个走过67年光辉历程的企业一定能够续写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