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防治水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矿业变革 安徽省大型潜水电泵及装备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召开

2025年08月25日 9:31 2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517721
会议现场

8月16日,安徽省大型潜水电泵及装备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标志着我国矿山防治水技术已从“跟跑者”跃升为全球“领跑者”。本次会议以“矿山智能防治水 主强排水一体化”为主题,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展现了我国矿业防治水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世界矿业工程防治水难题破解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爱祥,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副会长、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原司长赵苏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宏分别讲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大型潜水电泵及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恒大江海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庆龙致辞。会议由安徽恒大自控集团总经理朱天翔主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安徽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分别通过贺信的方式传达了对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行业创新的殷切期望。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金诚信矿业集团党委书记王先成等行业领军人物也发来贺信。

朱庆龙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安徽省大型潜水电泵及装备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落实国际化、主排化、系统化、海洋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凝聚了重点实验室近三年的发展成果。通过信湖矿、卢安夏新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这3项世界级工程,重点实验室已将智能潜水泵研发做到极致,领先全球。近期,重点实验室在技术创新上再获突破:HDJH三合一智能排水泵实现主排水、强排水、复矿排水功能的高效集成,并将湿定子、高速、永磁潜水电机性能集于一身。相较常规排水设备,装备效能提升超5%,重量和体积减小超50%,过载能力超50%以上,简称“三五”效应,为矿山极端环境作业带来革新性解决方案。

武强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重点实验室过往的发展成果。他表示,重点实验室创新成果不仅包括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也包括从“1”到“N”的产业化研究,希望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扩大和有关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联合,提升全国影响力。泵业是矿井防治水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过去,受电机功率、水泵运转时间等因素限制,潜水电泵在矿业中往往作为一种强排技术用于水害治理。但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潜水电泵未来在矿产领域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阔。第一阶段,可在现有正常排水系统中代替备用水泵和检修水泵,积攒更多的设备运行参数和经验。如果通过原创性科技创新和持续攻关,能够在水泵运行时间等重要参数方面实现突破,潜水电泵的应用将可以实现从强排系统转变为主排系统。

吴爱祥在讲话中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下一步产品研发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立足国内市场,挺进海外市场;二是要在深海采矿方面,加快攻关核心技术;三是要研发流态化采矿技术。

赵苏启在讲话中介绍,恒大江海通过科技创新打破了我国大功率潜水泵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成功走出国门,在全球特大型淹井矿山排水复矿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水害作为矿山主要灾害之一,具有救援时间长、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的特点。新建矿井潜水泵排水系统可用于矿井正常排水与应急排水,信湖矿排水沙复矿技术可解决井下水仓清淤难题。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将呼吁并推动地下矿山使用地面直接供电控制的潜水泵排水系统或者卧泵与潜水泵联合排水一体化系统,最大程度保障矿井的安全排水和发生透水事故后的快速救援,进一步提升矿山安全保障水平。

张宏在讲话中表示,矿山防治水工作极其重要,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的落地,标志着矿山安全进入“精准防控、智能升级”的新阶段,将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要建设好防治水专家团队,发挥好专家智慧,加强矿山排水装备研发,提升矿井水害治理效能。

会上,恒大江海总经理周岩涛发布矿山排水领域最新颠覆性技术产品——HDJH三合一智能排水泵,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可同时满足深井采矿、海洋采矿复杂工况的智能装备,该产品在主排、强排及复矿抢险等场景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其独创的自适应调节技术和极限环境耐受性,有望破解矿山排水痛点问题。周岩涛在专题汇报中介绍,如何提升大型排水泵的整体性能,为国家公共安全防治水提供有效保障,已成为大型排水泵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HDJH三合一智能排水泵减少了对真空设备的依赖,操作流程简化,启动故障率大幅降低。该装备适用于不同矿山排水场景,尤其是为非煤矿山领域等提供了可靠的排水方案。同时,作为关键技术载体,HDJH三合一智能排水泵可以积极赋能智慧矿山建设。

在矿山排水场景中,如何让设备更智能、更可靠、更高效地应对复杂工况?合肥三益江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磊以《五合一智能控制装置在永磁高速潜水泵中的创新应用》为题,从主要成果及技术创新点、智能永磁高速潜水泵应用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参加此次会议的院士、领导、专家对恒大江海两个千米矿井世界级工程成绩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其刷新了全球深井矿山救援史的新纪录,恒大江海推出的HDJH三合一智能排水泵功能集“主、强、抢复”为一体,性能集“湿定子、永磁、高速”为一体,是节能、绿色、低碳、安全的全新智能排水泵。

据了解,安徽省大型潜水电泵及装备重点实验室是安徽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重组,并获得“优秀”等次评价。该实验室聚焦智能流体输送领域基础与关键技术,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潜水电泵技术创新基地,研究方向涵盖大型化、智能化、应急抢险、深海资源输送及绿色节能等五大领域。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恒大江海的全球影响力持续彰显:在赞比亚铜矿项目中,15台机组抽排1.7亿立方米的积水,让濒临废弃的矿井重获新生,成为中赞产能合作的标杆;淮北信湖煤矿项目里,4200kW电泵突破60%高泥沙含量技术难题,以世界第一的抗泥沙性能挽救50亿元投资的关键矿井;面对卡莫阿铜矿项目矿山水害险情,定制世界最大的2200立方米/小时流量的潜水泵紧急送达现场,以“中国速度”让国际社会见证中国装备的可靠性能。

会上,5位院士论道,30多位教授以及来自全国设计研究单位的近百位学者、专家、设计大师,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学府,国机集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