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原在“强基”处 咬定“市场”不放松——铜陵有色铜冠建安钢构公司内外兼修练就“组合拳”
2025年08月21日 12:25 42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夏富青 王慧玉 姚胜红
近来,建筑业市场寒意弥漫,项目投资大幅收缩。曾依托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内部项目的铜冠建安钢构公司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破局?该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张吴友坚定表示:“唯有刀刃向内强筋骨,主动出击拓市场,打好内外兼修‘组合拳’。”一场主动突围之战在逆境中打响。
苦练内功 锻造御寒根基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该公司破局突围的核心战略,一系列扎实的内功修炼随即展开。
技能提升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该公司在今年年初即制订了系统化的年度培训计划,将每月两次的内部学习固化为刚性制度。聚焦生产一线,特种设备安全操作、电焊工理论、班组长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持续深入开展,并辅以严格的能力检测,结果直接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该公司积极“走出去”对标先进,组织参加铜陵有色集团电焊工、起重工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与行业高手的同台竞技,精准查找差距,汲取宝贵经验。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该公司大力推行青年人才实践培养机制,鼓励青年职工和新入职大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在项目建设、党建攻关及QC小组活动中磨砺成长。该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经理邓磊强调:“‘传帮带’的核心在于让青年在实干中快速成才,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
针对技术工人队伍,该公司激励措施持续加码。调整并提高了技能等级津贴标准,对考取相关证书的员工即时兑现月度补贴;创新推行涵盖技能水平、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现场5S等多维度的技工排序考核机制,有效激发班组间“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目前,该公司拥有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人共计30名,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该公司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核心目标锁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机制,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层层压实经营责任。“考核必须摒弃‘一刀切’的粗放模式;项目经理、一线安装工、技术设计员岗位职责各异,考核标尺必须精准差异化设计,既要传导压力,更要激发内生动力。”张吴友表示。这把日益精准的考核“指挥棒”,正有效撬动队伍活力。
搏击市场 开拓生存空间
当内部市场支撑显著减弱,主动向外拓展便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该公司以积极的姿态,迎难而上,在市场中奋力开疆拓土。
面对智能制造的大潮,该公司积极拥抱变革,逐步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和升级。2022年,该公司整体搬迁至现代化新厂区。依托科学的厂区规划和高效的订单式生产模式,产能实现了从年产12000吨到24000吨的跨越式增长,为承接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硬件与规模基础。
市场如战场,洞察先机至关重要。当前市场环境异常严峻,客户资源成为各方争夺焦点。作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在过硬的产品质量、可靠的企业信誉和卓越的客户服务之上。该公司营销团队积极对接潜在客户、精细梳理项目意向、着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黏性。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成功获得超过2500万元的外部市场订单,并有总额约1000万元的意向项目正在紧密跟进与洽谈中,外部市场拓展初显成效。
主动寻求与行业标杆企业的战略合作,是快速提升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该公司目前正与拥有钢结构行业顶级(特级)资质的长江精工集团展开深度协作,长江精工的高标准成为其绝佳的“对标平台”和“提升跳板”。“通过项目协作,获得了更为清晰的改进方向和更高的学习标杆,有效倒逼了自身技术标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该公司副经理余世友介绍。
充分整合内部资源,释放协同效应,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该公司大力推行“一岗多能”培养计划,着力打造具备复合技能的职工队伍,有效降低对外协用工的依赖,增强自主施工能力。2025年,该公司新组建了金新项目部维保团队,与原有的金冠、金隆、冬瓜山铜矿等项目维保力量形成协同网络;技术革新步伐同步加快,引进先进激光切割设备,应用国内领先的环保喷漆工艺,持续提升产品的加工精度、外观质量及环保性能。
市场寒冬虽至,但该公司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锤炼内功,用主动出击的姿态搏击市场。从技能提升到精益管理,从设备升级到战略合作,铜冠建安钢构公司正以内外兼修练就的“组合拳”,在市场的淬炼中锻造出搏击未来的筋骨。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