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二十三冶:在中东约旦的风沙里“淘金”

2025年08月21日 11:6 4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马尔代夫国防部sifco hiyya住房项目部
马尔代夫国防部sifco hiyya住房项目部

约旦,地处中东地区,其沙漠面积占总面积的80%,由于降水稀少、沙漠广袤,约旦水资源极度匮乏,是全球十大最缺水的国家之一。1983年,五矿二十三冶首次走出国门,在约旦东南部的马安省成立了该公司首个海外项目部——约旦马安住宅一期工程项目部。该项目建设内容为71栋三层全混凝土结构框架住宅。这枚镌刻在沙漠上的“中国印章”,正是早期五矿二十三冶人以匠心淘得的“真金”。以此为起点,五矿二十三冶在近40年的海外经营实践中辛勤耕耘,足迹遍布六大洲(除南极洲)。

敢为人先立潮头

勇拓新程志愈坚

1982年,冶金工业部承接了约旦马安住宅一期工程项目。当时,冶金系统企业既无国外施工经验,施工标准又没有与国际接轨,该项目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差、工程造价低,冶金工业部找了几家施工单位,均无人愿意承建。据当时的亲历者回忆:“五矿二十三冶内部也存在不同意见,但最终大家达成共识,认为这是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好机会。”由此,五矿二十三冶首次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冶金系统第一家走出国门的企业。

1983年8月4日,五矿二十三冶组建了由陈继荣、张善昌、张焕学、张培臻、王永贵、许伯勋等6人组成的约旦工程领导小组。他们带着“要争一席之地”的决心,率领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共800多人奔赴约旦。这些晒得黝黑的建设者们或许未曾想到,他们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约旦马安的一栋栋小楼,更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桨板”。这批“弄潮儿”站在20世纪80年代工程出海的潮头之上,带回的除了外汇外,还有五矿二十三冶首次出海的经验,这也是最硬核的“财富”。

该项目团队辗转抵达项目所在地后,扑面而来的是荒芜戈壁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滚滚黄沙的灼热气息。项目初期遇到的难题并非工程本身,而是语言不通和严苛的自然环境。在号称“天上没有鸟、地下不长草”的约旦沙漠,缺水缺电、气候恶劣,地里种不成青菜、长不好水稻。五矿二十三冶人将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发挥到极致,在中东约旦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他们一方面努力融入当地生活,用铁桶储水、用汽车拉水,吃大饼、手抓羊肉,喝红茶;另一方面,从国内带来菜籽种菜,在荒芜的戈壁中开辟出一片片小菜园。在建设者们的精心照料下,黄瓜、西红柿和青菜顽强生长,缓解了蔬菜短缺的问题。

肩鸿任钜踏歌行

功不唐捐玉汝成

适应环境后,接下来要解决建设规则和标准的问题。约旦马安住宅一期工程项目基本完全采用欧美建造标准体系,面对全新的国际建筑标准和严格的施工条款,该项目部首先聘请当地翻译和顾问,系统学习约旦的建筑法规和欧美施工规范,同时,组织内部培训。因电力供给不足,工程师们点着蜡烛看图纸,熟悉图纸审核、材料验收等国际流程。

约旦地处阿拉伯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带,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风险较高,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严格。五矿二十三冶项目团队基于深入的地质风险评估和抗震规范要求,对71栋三层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将楼板加厚至35公分,确保主体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与稳固性。

国际工程盈利的关键在于对成本的精益管控。为有效控制成本,该项目部在各环节精打细算,尤其在材料采购成本优化和劳务高效组织方面成效显著。以砂石采购为例,当时约旦的沙石市场价为2第纳尔/立方米(当时1第纳尔约合2.83美元),项目部经过综合评估,决定自制筛沙设备,并在当地积极寻找合适沙源进行自主筛分,这一举措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各项保障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该项目团队展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与执行力,工人们也十分配合。“约旦昼夜温差大,中午特别热,钢管烫人,大家只能等到下午3点以后上工,晚上通宵施工,一个月只休息一天。”这种因地制宜、高效灵活的工作模式,为项目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终,一幢幢住宅如期矗立在戈壁之上。在工程造价低的情况下,该项目不但没有亏损,反而盈利200万美元。五矿二十三冶在中东风沙里挣到了海外的“第一桶金”,也赢得了约旦市场的信任。约旦国王侯赛因视察工程时,曾为二十三冶题词:“我们高度评价中国工人在约旦住房问题上的贡献,我们珍视我们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和合作。”

一百年雄关漫道

九万里风鹏正举

凭借约旦马安住宅项目树立的良好企业形象,五矿二十三冶在约旦后续承建了哈萨住宅工程、马安男子职业学校、约旦王国市政排污系统、马安女子学校和马卡难民学校等项目,其中,马卡难民学校获得联合国嘉奖。

42年来,五矿二十三冶已竣工和在施工的海外房建项目超过20个。以约旦为起点,从沙漠到海洋,从中亚腹地到南美丛林,五矿二十三冶人构建起人类梦想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在北美洲,安提瓜和巴布达综合社区项目让一座充满活力与绿色生态的综合社区悄然出现在格雷斯;在东非,乌干达总统府重建工程让总统府焕然一新地矗立在维多利亚湖河畔;在中欧,波兰IRYS宾馆项目可仰望到童话般的弗罗茨瓦夫大教堂;在南太平洋,瓦努阿图伟基办公楼项目成为桑托岛上的地标;在南美加勒比海岸,苏里南议会大楼项目成为帕拉马里博的网红打卡点,卫生部大楼和警察局大楼项目的灯光温暖了过往行人;在马尔代夫的一个个珊瑚岛上,数个“中国城”拔地而起。

今天,中国建筑业“出海”地域范围已拓展至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技术、中国品质不断擦亮“中国建造”金字招牌。站在国家“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变革之轮已然蓄势待发,五矿二十三冶向海外突围的决心如汹涌浪潮。回顾奋斗历程,五矿二十三冶将从中汲取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坚持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以自信自强、自我加压的奋进姿态迎接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