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奏响矿山安全、效率、成本“交响曲”

2025年08月18日 11:45 6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517462
技术人员与采矿场管理人员正在分析车辆使用情况

在矿山采区,传统的辅助车辆管理依赖单一的“车务通”系统,采用人工调度模式。然而,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信息传递慢、车辆空跑等待久、油耗统计不准、资源浪费、维修响应迟等诸多不足,影响生产。

江西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以下简称“德铜)”与江西铜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铜锐”)合作引入“车联网”系统,有望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难题。

新篇初启

给车辆植入“智慧芯”

2024年8月,江西铜锐为德铜采矿场和运输部的368台辅助车辆安装了外形小巧、功能强大的“车联网”设备。这些设备集成了物联网芯片、定位模块和多种传感器,如同给车辆赋予了“智慧大脑”和“敏锐感官”,能够实时采集车速、油耗、发动机运行状态等关键数据,还能精准记录驾驶员急刹车等操作信息。

江西铜锐技术员邓亮根介绍,“车联网”系统就像是矿山的“智能调度中枢”。通过在车辆上安装特定设备并搭配物联网卡,车辆的各种数据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到矿数据中心平台,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管理和动态监控。自今年3月该系统进入试用期以来,已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调试和弦

攻关团队的“精雕细琢”

在试用期间,“车联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视频监控偶尔会出现卡顿现象,影响了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查看;油耗数据有时会出现异常波动,引发报警误报,给管理人员带来困扰。

由德铜数字化部、采矿场、运输部和江西铜锐组成的合作攻关团队,认真记录试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分析。

露天矿区存在信号盲区,是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一大难题。该攻关团队通过精准排查系统程序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传输协议,有效改善了信号覆盖情况。在一次作业区域电缆被压坏的突发情况中,“车联网”系统借助驶入现场的车辆信息,成功还原了现场视频,为事故调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德铜采矿场汽车队副队长胡敦煌表示:“以前,处理此类事件很棘手;现在,历史视频让取证变得轻松便捷,科技确实改变了生活。”

人机共融

从“抗拒”到“拥抱”

再先进的系统,也需要人员熟练操作。在培训课上,邓亮根通过电脑演示,详细讲解系统的各项功能,他用红色图标直观地表示超速车辆、用黄色图标提醒车辆需要保养,让驾驶员们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起初,部分老驾驶员对新系统存在抵触情绪,更习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操作。然而,当系统帮助他们避免了一次运输设备碰撞风险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主动要求参加培训课程,深入了解这个“智能小助手”的功能。

驾驶员王良民发现,现在的派车路线更加合理,车辆空跑现象明显减少了;负责采矿场汽车队辅助车维修的调度员金剑文在接收到故障报警后,能够迅速根据定位找到故障车辆,并结合系统记录的故障数据快速进行诊断和维修,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以来,德铜采矿场的车辆事故率有所下降,油耗统计更加精准,为矿山节省了可观的成本。

管理创新

协调奏响“和谐曲”

在矿山管理创新的进程中,“车联网”系统宛如一位高明的“指挥家”,协调着效率、成本和安全控制之间的关系。凭借高精度定位和实时数据采集功能,该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车辆的动态信息;调度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合理地调配车辆,减少车辆的空跑和等待时间。例如,在德铜铜厂采区东破区域需要增派吊车时,该系统能够迅速定位最近的可用车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作业效率。

该系统实时监测油耗数据,为油耗管理提供了精准的依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油耗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运营成本。

“车联网”终端实时反馈故障信息,使维修组能够依据定位快速到达故障车辆所在位置,结合系统记录的故障数据,进行快速诊断和维修,保障车辆及时恢复正常运行,减少对生产的影响;“车联网”定位功能还可以准确掌握车辆的停放位置,维护矿区的秩序和形象。

夕阳的余晖轻洒,德铜矿区一片金色,该合作攻关团队接到增设线上车辆日常检查功能的新任务。此时,调度屏上368台车的轨迹灵动跳跃,仿佛在奏响科技与工业交融的乐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车联网”系统优化稳定后,将在德铜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引领矿山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