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守护矿山设备的毫米级精度——记金诚信开磷项目部卡车维修班组
2025年08月12日 15:7 9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郭岩 李坤
龚万能:专业为基,
带领团队织密设备防护网
站在轰鸣的卡车维修车间里,金诚信开磷项目部卡车维修班组组长龚万能总会想起刚入职时跟着师傅钻车底的场景。作为发动机与底盘维修的技术骨干,他深知设备安全运行是生产的生命线。有一次,矿用卡车突发制动系统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连环事故。龚万能带领团队连夜拆解底盘,通过示波器分析液压数据,在较短时间内定位到制动主缸的密封圈老化问题。
在团队管理方面,龚万能独创了“三维协作法”:根据班组成员的技术特长组成故障诊断、部件更换、系统调试3个小组,通过“班前任务清单+班后技术复盘”确保维修质量。2024年,他带领班组完成了300余台次卡车大修,创新引入“故障树分析法”,极大地缩短了疑难问题的解决周期。“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看着自己带的徒弟从拧螺丝都手抖,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工作。”他笑着说,看了看手中的扳手——这不仅是维修工具,更是匠心传承的接力棒。
面对新能源卡车维修的新挑战,龚万能牵头组建了新能源技术攻坚小组,组织大家利用业余时间钻研SCR后处理系统维修手册。“就像医生要学新疗法,维修工也要跟上技术迭代。”他指着车间墙上的维修流程图,那是他耗时3个月编制的标准化作业手册,如今已成为团队新人的“入门红宝书”。
彭乙:从“新手小白”
到“设备医生”的蜕变
“我第一次拆气门时,工具散落一地,师傅在旁边默默递来扳手时的眼神我至今难忘。”金诚信开磷项目部卡车维修班组维修工彭乙的职业生涯始于一场“手忙脚乱”的学徒经历。如今的他,仅凭发动机异响就能判断出气门间隙误差,从“维修门外汉”到“设备主治医师”的转变,藏在无数个拧紧螺栓的日夜里。
让彭乙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矿用卡车发动机发生“冒黑烟”故障。“当时,我按常规检查了燃油喷射系统,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直到有一天半夜,他突然想到有可能是涡轮增压叶轮积碳导致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只看表面症状,维修也要有‘追根溯源’的韧劲。”现在的他养成了“望闻问切”的维修习惯:望——观察部件磨损痕迹,闻——辨别机油异味,问——询问司机操作细节,切——用诊断仪“号脉”数据流。
彭乙的工具箱里藏着一个特殊的笔记本,记满了各类卡车的“病历档案”:“某型号发动机在海拔1200米以上易出现涡轮迟滞”“某批次底盘悬挂在连续颠簸后需重点检查衬套”……
“师傅说维修工要做设备的‘全科医生’,不仅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如今,他主动承担起班组的故障预警工作,通过分析历史维修数据,提前更换了多台卡车的老化部件,让设备故障率得以有效降低。
陈必忠:不做“差不多”员工
“每拧紧一颗螺栓,都是在为运输安全上‘保险’。”金诚信开磷项目部卡车维修班组维修工陈必忠的工作服口袋里永远揣着一把扭矩扳手,这是他守护安全的“秘密武器”。入职4年,他参与维修的卡车从未因维修质量问题导致事故。这个数字背后,是他对毫米级精度的执着追求。
2024年雨季,一台运矿卡车突然在坡道打滑,陈必忠检查后发现是制动蹄片磨损超限引起的。“当时,有人觉得差不多能用,但我知道,在湿滑路面上0.1毫米的误差都可能酿成大祸。”他坚持更换全部制动组件,并重新调试刹车间隙,直到制动力矩达到标准,“设备维修没有差不多,只有必须达标”。
陈必忠的工位上贴着一幅《卡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导图,这是他职业梦想的具象化:“我想成为设备的‘健康管家’,从采购验收、日常维护到报废评估,每个环节都用数据说话。”在他的构想中,希望能建立“一车一档”的电子档案系统,通过收集发动机转速、油耗等实时数据,实现故障的预判预警。“就像给卡车装了‘智能体检仪’,让每一个隐患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陈必忠说。
李正聪:
午夜矿山井下的“故障猎手”
从拧螺栓拧到手抖的新人,到能根据发动机异响判断涡轮故障的“老手”,金诚信开磷项目部卡车维修班组维修工李正聪有股“死磕到底”的倔强劲。冬天,在寒冷作业环境中更换液压管,手套冻硬了就用体温焐软;夏天,钻入满是油污的车底,汗水滴在滚烫零件上滋滋作响,他却笑称这是“免费桑拿”。“处理故障就像解谜,修好车比打赢游戏还痛快!”这是李正聪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次,井下卡车左横拉杆拐臂和左前钢板中心螺栓断裂,堵在斜坡道主通道,影响了正常生产作业。李正立即前往现场,跪在顶板滴水的泥坑里作业,油污混着汗水糊满脸颊,直到卡车修好才顾上喝一口水。他说:“那一刻,我觉得水比蜜甜。”处理拐臂断裂、推力杆损坏等故障,李正聪早已游刃有余:“很多人怕脏、怕累,我偏爱柴油味,这是维修工的‘香水’。”
李正聪把安全规程当作“铁律”:下井必锁车、挂牌、查劳保。如今,他开始钻研新能源卡车维修,手机存满了技术资料。
从龚万能手中不断升级的维修手册,到彭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故障笔记,从陈必忠工位前的导图,到李正聪沾满油污的工服……他们用行动证明:平凡岗位从不是“躺平”的温床,而是成长的沃土。
当用沾满油污的双手捧起技术比武的奖状,当新能源卡车维修方案在深夜的讨论中逐渐清晰,当调试后的卡车在矿区平稳穿梭……这些瞬间,正是对“担当”二字最生动的诠释。正如龚万能所说:“我们拧的不只是螺栓,更是对安全生产的承诺;修的不只是卡车,更是对职业使命的坚守。”这份坚守,让青春在机器轰鸣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