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
2025年08月12日 14:39 110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张昊哲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了《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的有关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加强行业发展引导,服务“双碳”目标实施,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并在国家能源局门户网站公开。
《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从政策体系、装机规模、应用场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标准体系等方面,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新型储能发展情况;二是从科学谋划发展、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技术攻关、促进作用发挥和巩固产业优势等方面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展望;三是系统梳理2021—2024年新型储能主要政策、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等大事记情况。
从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一是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引导科学发展。
二是新型储能应用效果逐步显现。2024年全年新型储能调用情况相较2023年大幅提升,浙江、江苏、重庆、新疆等多省(区)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1000小时以上,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手段。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
三是技术创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多个试点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有力促进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与此同时,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依托工程,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落地转化提供了应用场景。
四是标准体系持续健全。2024年超过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多项标准立项,覆盖规划设计、接入电网、运行控制、检修试验、后评价等多个环节,我国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