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数字化转型成果交流观摩大会召开

2025年08月12日 13:2 1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517221
会议现场

8月8日,2025年数字化转型成果交流观摩大会在河北唐山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二十二冶”)、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河北省建筑业协会支持下启幕。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总结推广企业数字化建设、智能建造经验成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赋能工程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尚润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唐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浩峰,中国二十二冶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斯浪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玉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监事长刘鑫等出席会议。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企业等专家和代表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赵志国,中国二十二冶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慈国强共同主持。

刘浩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唐山锚定“数字唐山、智慧之城”建设目标,抢抓数字经济提档升级新机遇,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中国二十二冶等骨干企业的数字化实践已成为行业标杆。目前,唐山正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绿色转型,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助力建筑行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尚润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工程建设行业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转型步伐,有力推动了传统建造方式变革,促进了新型建造方式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工程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他指出,要把握发展大势,从国家政策导向、重大战略布局、新业态发展上抢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要加快转型步伐,推进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着力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要深化交流合作,凝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合力,集纳行业力量,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释放数字技术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袁斯浪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二十二冶始终坚持“大科技创新+大品牌发展+数字化赋能”融会贯通,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以核心业务数字化驱动管理体系革新,以智能建造赋能建造模式转型升级,以数据要素激活运营模式创新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具体工作中,中国二十二冶聚焦治理效能提升,数字化全方位赋能企业管理;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推动建造向智造转变;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构建科技智造“新优势”。经过近8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二十二冶数字化转型的每一步探索都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每一次突破都聚焦行业转型痛点,实现了从原来“抵触不用”到“主动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管理工具的重大转变,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使命与担当。

会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济师、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原董事长鲁贵卿,中国二十二冶数字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党总支副书记谌宏东,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越东,华为解决方案与咨询专家蔡向峰,中国二十二冶数字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兼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花海院区项目执行经理安华杰等,围绕新形势下的战略机会点、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AI+大商务数智化赋能工程企业提质增效等主题,分别作专题交流。

会议同期举办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展。会后,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中国二十二冶国家钢结构制作工程技术中试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承建的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花海院区(一期)工程项目。

与会代表表示,本次活动搭建了数字化转型对标学习的重要平台,通过政策解读、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学到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先进做法,开阔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视野,坚定了推进数字化发展的信心决心,要把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去,为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二十二冶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为推动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争做数字中国的践行者、智能建造的领跑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